强国复兴有我·人物风采丨郭天西:尺素传薪育嘉木

原标题:从一封家书到一则家训,郭天西用5年时间见证“润物无声”——尺素传薪育嘉木

郭天西(左)向大店小学捐赠字画(资料图)

在大店小学爱心超市,老师发放爱心少年卡和学习用品(资料图)

□本报记者张晓航王子梁辰本报通讯员马俊良

9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宗濂书院新学期正式开课,来自庆云县中丁乡大店村的新生郭颜硕将一张精心打印的“郭氏家训”端正地贴在了宿舍书桌的醒目位置。“家训不只是一段文字,更是一面镜子、一把尺子,提醒我要知行合一,不断精进学业。”他说。

上个月,郭颜硕和同村另外4名今年考上大学的学子,一同从父辈手中接过这份沉甸甸的家训。他们明白,这不是薄薄一张纸,而是整个家庭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

这场特别的仪式,由爱心人士郭天西发起。“家训浓缩着代代积累的智慧与品格。”他希望这些话语成为孩子们前行路上的灯塔,鞭策他们始终向上、向善,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郭天西是大店村人氏,年轻时外出经商。近年来,他积极投身于守护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公益实践。不论是促进亲子沟通的“一封家书”,还是激励美德善行的“爱心超市”,抑或是递至学子手中的家训,都构建起从情感共鸣到行为激励再到价值塑造的成长支持体系。

这场公益实践始于2020年。受儿子连续多年给自己写信的启发,郭天西在大店小学发起了“一封家书”作文比赛,鼓励孩子们写出心里话,与父母建立更深厚的情感联结。

令人惊喜的是,活动收到的回应远超预期。许多家长读信时热泪盈眶,一些内向的孩子写出了对父母浓烈的爱与感激。大店小学校长刘桂芳发现,参加活动后,孩子们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了,成绩也在不断提高。

2023年,郭天西又自费在大店小学设立“爱心超市”,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学习用品,但这里的“商品”不能用钱购买,只能用爱心积分兑换。积分则需要学生通过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学习进步、孝敬父母等良好行为获得。“开业”两年多,大店小学绝大多数学生都从这里兑换过东西。“通过这种方式,我想让孩子们知道,善良、努力、互助、孝顺这些美好品质,值得被‘看见’、被‘奖励’。”郭天西说。

这场公益实践的影响不限于一村一乡。庆云县教体局副局长李宁介绍,去年底,庆云县将大店小学写家书活动进行全面推广,目前已有40余所学校陆续开展相关活动,累计征集家书超过1.2万篇。与此同时,庆云县把家风教育纳入了德育课程体系,把优良家风故事编纂成册,开发为校本教材,真正让好家风看得见、摸得着、传得开。

如今,郭天西正筹划在村中建设家书文化馆,收藏、展示优秀家书,同时作为赠家训的场所。

“一纸书信、一间超市、一则家训,看似微小,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力量和几代人的精神寄托,是推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鲜活样本。”庆云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志强表示,未来,庆云将继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活动,不断擦亮“小城大爱”文明实践品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深入人心。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