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抗战老兵张新三: “五个不能忘记,是初心更是传承”

□本报记者孟志远本报通讯员李诚

8月20日,记者走进齐河县一处简朴居所,96岁的张新三身着旧军装出门迎接。谈及抗战岁月,老人目光炯亮,那些硝烟往事如潮水般涌来。

1944年寒冬,14岁的张新三毅然参军。说到印象最深的一战,老人打开了话匣子。那时他刚入伍不久,便参加了攻打甜水井村的日军据点的战斗。部队通过地道用炸药掀翻了碉堡,共击毙俘虏敌军500余人,缴获机枪24挺、火炮23门,获得一场难得的大胜。

经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张新三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挽起裤腿,指着左腿膝盖处的伤疤说:“这是打张保屯据点时受的伤,当时子弹打穿了腿。”后来,在攻打老聂庄据点的战斗中,由于战壕里冰水泥泞,战斗结束时,他的棉裤冻成了冰筒,从此左腿萎缩变细,每逢阴雨天便锥心刺骨。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新三又参加了济南战役,后转入地方工作,1989年从齐河县公安局离休。张新三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峥嵘岁月》。这部共10万字的回忆录是他85岁时提笔所著。问起写回忆录的初衷,张新三说,希望后来人做到“五个不能忘记”:一不能忘记共产党的领导,二不能忘记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三不能忘记革命老领导,四不能忘记现在生活来之不易,五不能忘记要跟着共产党走。

“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坚持学习知识,锻炼好身体,见证祖国的发展越来越好。”张新三笑着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