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妻姐遭遇家庭变故,朱长青将母子三人接到自家照顾——用爱撑起八口之家
朱长青为岳母购置新衣。记者刘振兴摄
朱长青与同事检测设备运行情况
□本报记者唐晓颖 本报通讯员朱雪松 刘长胜
在临邑县,流传着一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一位电力工人,在妻姐遭遇家庭变故时,毅然将他们母子3人接到家中照顾,与岳父母共同组成八口之家。20多年来,他用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的真谛,他就是山东省道德模范朱长青。
“放心住,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2001年9月的一个周末,29岁的国网山东临邑县供电公司职工朱长青下班回家,看到妻子郭圣红坐在沙发上抹眼泪。“我姐家出现了变故,她一个家庭妇女,没房没收入,还带着两个上小学的孩子,以后生活可怎么过啊!”郭圣红哽咽道。
“别急,把姐和孩子们接过来,咱们一起过。”没等妻子说完,朱长青真诚地说。这个决定意味着原本与岳父岳母同住的五口之家要住八口人,意味着每月工资要精打细算,更意味着要扛起本不属于自己的重担。面对妻子惊讶的眼神,朱长青坚定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朱长青和妻子动身去了商河县,把妻姐和孩子们接到临邑。到家后,朱长青放下行李,拉着两个孩子走进收拾妥当的房间:“放心住,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从此以后,这个不足90平方米的三居室里,每天清晨5点就会亮起灯光,朱长青轻手轻脚起床准备早餐,随后送孩子们上学。
八口人挤在一起,不仅生活不便,日子过得也很拮据。生活中遇到难题,乐观的朱长青总是想办法解决,他开解妻子:“过日子谁家没点难处,一个难处就是一块砖,把这些砖一块块搬开,好日子就来了。”
日子久了,看着朱长青为这个家奔波操劳,妻姐很是愧疚,开始打零工挣钱,并提出要带孩子们搬出去。“一家人说什么麻烦,孩子们叫我一声姨夫,我就得管到底!”朱长青说。
朱长青把妻姐的孩子们视如己出。妻姐的儿子小文因成绩优异,考入了昌乐二中。2013年1月25日,学校通知次日上午9点开家长会,随后放寒假。谁知当夜一场大雪不期而至。第二天清晨朱长青出发时,雪已经没过脚踝。因高速封闭,他只能迎着风雪在国道上缓慢行驶,原本2.5小时的车程,开了6个多小时。当脸冻得通红、满裤脚泥水的朱长青出现在教室门口时,小文激动地拥抱着迟来的姨夫。那天,回到家已是晚上9点,小文在日记里记录下这个瞬间:“雪很大天很冷,但抱着姨夫,我的心暖暖的,很幸福……”
“要与人为善,长大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朱长青的父母早逝,在哥嫂悉心抚养下成长起来的他,深刻感受到什么是责任。“我哥常说要与人为善,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句话像一盏明灯,在人生的道路上为我指引方向。”朱长青说。
朱长青深知,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一有时间,他就给3个孩子讲励志故事,引导他们长大做对社会有用的人。2002年期末考试,孩子们都捧回了奖状,朱长青立刻跑去超市买了3根棒棒糖作为奖励。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朱长青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暗下决心: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们好好读书,堂堂正正做人。
傍晚的家里,没有电视的喧闹,只有此起彼伏的翻书声,朱长青总爱和孩子们围坐在灯下读书。有一次,妻姐的女儿小杰问朱长青:“姨夫,你为啥要读那么多书?”朱长青指着窗外的梧桐树语重心长地说:“你看这树,得把根扎深了才能长高。人也一样,读书让我们明白道理。就像故事里的英雄,心里有光才能照亮别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朱长青播下的求知向善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悄悄发了芽。如今,小杰成为一名新闻记者,把百姓的心声写进稿件,把党的好政策传播到群众身边;小文穿上了军装,保卫祖国的蓝天;朱长青的儿子成为人民警察,守护一方平安。
邻居们见了朱长青总说:“老朱,你真有本事,孩子们个个有出息!”他笑着摆摆手:“都是孩子们自己努力。”
可小杰心里最清楚,这份“出息”里藏着朱长青多少付出:“如果不是姨夫,我和弟弟早辍学打工了。他不仅给了我们温暖的家,更给了我们人生的方向。”
“照顾您是我的本分”
孩子们长大成人,为工作各奔东西,朱长青继续照顾岳父岳母。岳父早年干体力活儿,落下了一身毛病。2015年秋天,腿疼走不了路,朱长青带着他去山东省立医院看病。检查结果出来,医生建议手术,朱长青看出了老人心里的恐惧,耐心安慰。手术后,他请假在病房日夜照护,接便擦身、按摩腿部、扶着老人慢慢活动。
后来,岳父不幸偏瘫在床,脾气变得暴躁,常常摔杯子、绝食,不肯配合治疗。朱长青照顾得更用心了,每天下了班先去岳父房间,陪着聊聊天,给老人擦洗、按摩是雷打不动的必修课。他还经常用轮椅推着岳父到外面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在朱长青和妻子的照料下,卧床3年的岳父直到去世,身上都没有长过一个褥疮。
岳父去世后,岳母一下子沉默了,常常一个人坐在窗边发呆。朱长青和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每天早上陪老人去公园散步,周末开车带她去周边旅游。渐渐地,老人脸上的笑容多了,还会约着老姐妹去锻炼身体。
今年1月,朱长青全家人齐聚一堂,为岳母庆祝生日。老人穿着朱长青和妻子精挑细选的酒红色羊绒衫,满眼笑意:“这些年咱家日子越过越好,我的身子骨也硬朗,多亏长青了。”朱长青却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照顾您是我的本分。”
光阴流转,朱长青用超越血缘的爱心孝心撑起一个家,被评为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好人、感动德州十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