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山水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崔书林——绿色智造 水泥车间不见灰

崔书林(右)巡视生产设备

乐陵山水水泥厂区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于春芝 通讯员崔昕 杨俊爱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下,乐陵一批民营企业家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壮大企业实力。

46岁的崔书林就是其中一位。

2016年,无疑是乐陵山水水泥有限公司的高光时刻。这一年,崔书林成为乐陵山水水泥的总经理,也是在这一年,公司成为国家大基建项目的水泥供应商,产品用于黄大铁路、沧州中铁等工程建设。当年年底,企业扭亏为盈。

回忆当初,崔书林表示,房地产、基建和民用市场一直是水泥需求的三大支柱,公司从基建项目入手,同时不断开拓本地房地产市场,业务量激增,之后连续3年盈利快速增长,营业额从1.62亿元增长到3.64亿元。

在崔书林看来,产品是企业生存之本,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2024年,乐陵山水水泥对所有产品进行提档升级,尤其是国家重点项目所需的低碱水泥以及道路专用水泥。以用于道路建设的缓凝水泥为例,公司研发的PSB32.5缓凝道路专用水泥能很好地满足道路路基工程需求,具有后期强度高、抗裂性强等特点,推出后广受好评。产品目前广泛应用于邯钢高速、339国道、104国道等市政道路工程。

多年来,乐陵山水水泥通过自主创新主动提升技术能力,进一步树牢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

从整体趋势来看,国内水泥需求有所下降,水泥行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乐陵山水水泥近3年来,产销量稳中有进,实现工业产值近10亿元。究其根源,是因为企业提前布局,以绿色智能助力灰色水泥向绿色水泥转型,使乐陵山水水泥焕发新的生机。

“企业一定要从国家战略布局的大方向中,捕捉未来发展机遇。”崔书林表示,水泥行业正在经历大洗牌,为了应对挑战,企业需要降低生产成本,注重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

2019年以来,公司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进行智能化改造,以数字改革智控升级,打造低碳高效“全自动车间”;以数字赋能产业转型,打造绿色无尘“花园式工厂”;以数字应用装配提速,打造“互联网+”数智化物流。

生产环节,实现一个人管理生产流程,现场只有几名工人巡检;物流环节,从车辆进厂到称重、卸货、出厂的全过程自动处理、自动控制,实现物流管理全流程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办公系统,所有审批等事项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完成。

乐陵山水水泥瞄准智能化也聚焦绿色化。崔书林介绍,小到翻板阀、传感器等零部件更新,大到吸尘器、辊压机等大型设备的升级,公司持续改革,不断提升企业综合效能。以辊压机为例,作为企业的主要设备之一,更换之后,产能由每台每小时110吨提高至140吨;变露天储存为料棚储存,所有原材料入库,输送管道实现负压密封,把无组织排放改成有组织控制。

2022年4月,乐陵山水水泥入选德州市工信局第一批绿色工厂名单,2023年成为省级绿色工厂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23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通过验收。先后获山东省两化融合优秀企业、山东省质量标杆企业称号,并入选2024年“山东制造”品牌。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