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广健——种粮就得乐于学习 勇于尝试

原标题:翟家镇翟家新村种粮大户井广健——种粮就得乐于学习 勇于尝试

□本报记者邓静

“科学管,丰产丰收才保险。”2月5日,在临邑县翟家镇,42岁的井广健和家人一大早来到麦田查看苗情。

因为暖冬天气,今年不少麦田出现旺长现象。入冬前,井广健听从专家建议,为小麦喷施了叶面肥、控旺剂,还适墒适时进行了几次镇压。田间,井广健仔细查看小麦分蘖数和根部生长情况。

“麦苗没有出现旺长,但分蘖偏少,咱得抓住时机施肥,让苗子更壮、长势更旺。”井广健说。

“种粮舍得下本钱、乐于学习、勇于

尝试”是周围人对井广健的评价。早年,在外打工的井广健回到家乡后,在当地纺织厂找了份工作。闲暇时,他耕种起自家和亲戚的土地。后来地越种越多,超过200亩后,他就辞了工作,一心一意侍弄庄稼。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那一年,井广健成立了江泽家庭农场,专心种粮。

井广健愿意尝试新品种、新技术。他是最早一批接受早春麦田开沟追肥技术的种粮大户。“当时还没有追肥机,我改造了一台小麦播种机用来开沟施肥。”井广健说。不少农户认为他是白费力气。但事实证明,开沟追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时起到了蹲苗促根作用,那年小麦长得特别好。此后,井广健又手把手把这项技术传授给其他种植户。

如今,井广健在翟家镇初安村、后吴村等地总共流转了600亩农田。随着江泽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面积的扩大,高效农机发挥了巨大作用。“以灌溉为例,传统方式灌溉1亩地用三四个小时。如今用上卷盘式喷灌机,1个小时可喷灌近5亩地,省时又省力。”井广健说。这些年来,他不断添置“家当”,先后购置各类农机具20多台(套),总价值100余万元。

因为水浇条件有限,去年,井广健一咬牙,在地里打了7眼井,“总共投了11.2万元,我负担八成,村集体负担两成。加上原来的井,这一下能解决300多亩地的浇地问题。”对井广健的做法,家人认为投入太大不赞同,但他始终坚信“人不糊弄地皮,地皮不糊弄肚皮”。

科技种田、高效农机让种地越来越轻松,好“钱”景也坚定了井广健种田的信心和底气。他介绍,前两年,行情最好的时候,自己的农场一亩地一年净利润可达700元,最不好的时候,也有200元左右。井广健看得长远,他说:“这么大的国家,人人都要吃饭,粮食安全会一直是‘天字号’问题。种粮,只管撸起袖子加油干!”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