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晚,市政协文化艺术界、新闻出版界及社会科学界委员,集中学习了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讲话,学习活动后委员们现场展开了热烈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这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讲话,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来说,既是激励又敲响了警钟。怎么能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就是要走到百姓中间,创作让老百姓容易接受的作品。”市政协委员、市曲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永涛说。
“我们一直在提讲好中国故事,到底如何讲?总书记这次给了答案——深入基层,走到百姓身边。”市政协委员、市社科联副主席王德胜说,“哲学社会科学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怎么让哲学社会科学真正走入老百姓心里?习近平总书记说,还是要扎根人民,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嘱托,对我们来说是责任、是担子。我们能做的就是迈开腿走出去,贴近群众、深入生活。”市政协委员、齐河县文化馆戏曲部主任杨莎莎说,创作时要贴近百姓生活,要有笑点,也要有泪点。她刚创作一个小品叫《乡村振兴》,走了好几个乡镇,采访了许多乡镇书记,“听了他们的讲述才知道基层有多不容易,他们在最苦最累的地方默默耕耘着,我们创作时扎根基层,说人话、讲人事,这样才能让作品立得住。”
记者|石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