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学史力行 实干为民见真功

本报讯 (王凡存 薛密质)“有了充电站,再也不用上楼充电了,既方便还安全,解决了困扰我们的生活难题。 ”6月11日,在水岸花园小区,看着整齐有序的充电站,居民李焕香高兴地说。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庆建集团物业公司针对小区居民电动车充电难问题,与县房管中心、消防大队等单位对接协调,为多个小区建设充电站并投入使用。我县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通过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走访群众、调研摸底、访谈问卷等形式,列出详细实事清单,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与实践为民知行合一。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纳入实施方案。我县坚持调查研究一线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际,并举办党史学习教育心得分享会,努力在一线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行领导联系包扶制度,每位县委常委负责联系一个乡镇或部门单位,帮助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

我县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着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见效。在乡镇层面,各乡镇(街道)与村“两委”换届、生态环境治理、解决村(居)民日常生活困难等相结合,深入群众中听民意察实情,详细制定工作清单,能立即解决的,第一时间解决到位;一时难以完成的,认真研究解决对策,及时跟进反馈;对较大工作事项,通过党委会议研究,积极纳入各乡镇(街道)重点民生项目实施序列,进一步研究解决。在县直层面,各单位部门与中心业务工作相结合,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能力。特别针对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宜居环境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对每个项目建立台账,有步骤组织实施,让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党史学习教育,就要在学懂弄通、学深悟透的基础上,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不断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王晓东说。截至目前,我县已开展联系群众大走访5600余次,发现和解决问题716条,为民办实事2422件,制定便民服务政策157项。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