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童年

□赵春燕

前几日,我带着孩子们去游乐场过儿童节,看着他们脸上肆意的笑容,不禁回忆起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儿童节。

我记得那是1961年的“六一儿童节”。我还在念三年级,我们当时的班主任是一位姓宋的女老师。宋老师是刚走上教坛的青年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扎着当时极为流行的两条发辫,长长的睫毛,两只黑眼珠像两颗黑葡萄。上课讲话扑闪着双眼,透出她无穷的智慧和青春的活力。当她把“庆六一”大集会的消息告诉我们的时候,全班同学群情激奋,欢呼雀跃!

6月1日那天,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在学校领导的引导下,到校外的大广场参加集会。

会场上,少先队的大队旗、中队旗、小队旗,在空中随风飘扬,队旗上的火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知是哪个学校的仪仗队,穿着统一的水手服装:帽子上印着锚链图案,后面深蓝色的飘带在微风中随风摆动,帽子下面映衬着一张张严峻稚嫩的脸。胸前的蓝道道,更显得仪仗队员神采奕奕、英姿飒爽。一位身材高挑的男孩子手拿指挥棒,站在仪仗队的前面,手中镀锌的指挥棒在阳光下十分耀眼。大军鼓震耳欲聋,小军鼓像颗颗珍珠落玉盘!五音号尖厉的响声刺破了青天……

集会结束后,另一项活动紧接着进行——找糖块。老师们预先在各处藏匿带有数字的纸团,谁找到了纸团,就可以在老师那里领到相应数量的糖块。数字有大有小,也有空白的。数量小的纸团容易找到,要想“发大财”可得要费一番周折。

老师们为了考量孩子们的智力以及技能,把写有数量多的纸团,不是藏在树杈上,就是藏在石块底下,有的甚至藏在房檐上。可能我的眼神儿不太好,半天也没找到几个纸团,更没找到三块以上的纸团……

距离我第一个儿童节已经过去了整整61年,我也曾带领着学生度过无数个“六一”,虽然也精彩纷呈,但是儿时的“六一”依然回味无穷。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