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四好建设” 共享美好生活

□杨德林

日前,我市《2025年中心城区城建计划》印发,安排了6大类、142个实施类项目,年度投资超307亿元,明确提出了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目标。“四好建设”既重“面子”更重“里子”,着力推进城市更新、城市功能设施完善、城市品质提升,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令人精神振奋,备受鼓舞。

“四好建设”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城市怎样建,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坚持问题导向,问需于民,每年在城建计划编辑过程中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听取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城市建设的“当家人”。同时,聚焦人民群众强烈的诸如城市道路早晚高峰拥堵等急难愁盼问题,率先启动城市体检工作,构建“找病灶—析病因—开良方”的工作方法,成功打通“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工作路径,一系列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良方”落地,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居民的高品质生活注入新动力。

以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加强统领。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四好建设”的总目标、行动指南。宜居城市建设旨在为居民提供一个高质量、稳定且舒适的生活环境;韧性城市建设旨在提高城市在遭遇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或其他社会风险时迅速适应、恢复并重建的能力;智慧城市建设是基于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城市系统,实现城市整体的数字化、智能化。比如,德州市在2025年中心城区城建计划中,安排了12个城市安全类项目,涵盖雨洪资源利用、防汛设施改造、河道治理等领域,全面提升城市韧性,筑牢城市安全基石。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城市建设管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在2025年中心城区城建计划中,我市大力推进13个民生保障类项目和7个城市更新类项目。以沟盘河片区为例,规划投资建设大型生态景观公园,采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将绿地与水系有机融合,并配备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建成后的公园不仅美观宜人,将为居民提供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还积极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典范。为让更多群众住上好房子,2025年中心城区继续深入推进房地产开发“三全”集成服务改革,推出雅安府·尚德园、德兴城上城等58个品质住宅项目,切实提升群众的居住体验感和幸福感。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