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人:郭天西

郭天西,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10月出生,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丁乡前大店村人。郭天西年少离家,在德州城区经商多年。他始终心系故土,多年来为村里捐款捐物、助老助学……他不仅是前大店村民眼中的“热心人”,更是中丁乡家喻户晓的“暖心人”。郭天西2025年被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评为“五星志愿者”。

助村:反哺桑梓,共建美好家园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来时的路。”郭天西的日子越过越好,对故土的眷恋也愈发浓烈。2000年左右,前大店村那坑洼不平的土路,是乡亲们心头的坎。“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夜晚更是漆黑一片,乡亲们对一条好路、一盏明灯的期盼,深深刺痛着郭天西的心。

当村“两委”为修路筹资犯难时,郭天西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联系党支部书记,主动捐出2万元。不仅如此,他还毅然带头出资,为全村购置安装了120盏路灯。他的赤诚如同火种,瞬间点燃了乡亲们的热情。村里的能人大户甚至普通村民,都被这份无私反哺家乡的热忱所感动,纷纷慷慨解囊。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修路的资金缺口迅速填平。

不久后,平坦坚实的水泥路取代了泥泞土路,延伸至家家户户门前;120盏崭新的路灯,如同璀璨的星辰,点亮了村庄的每一个夜晚。老人饭后悠闲散步,孩童嬉戏追逐无忧。望着乡亲们脸上舒展的笑容、眼中闪烁的光芒,郭天西知道,这光亮不仅驱散了夜的黑暗,更照亮了大家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信心。他点亮的这盏“爱心灯”,温暖了归途,也点亮了前大店村迈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村中沉寂二十年的老井,承载着郭天西和几代人的乡愁。发现井水丰盈清澈后,郭天西立即倡议并带头捐资修缮,短短三天汇聚善款5万元,连远在广东的合作伙伴也受感召主动捐款。修缮当日,村民们自带工具义务出工,场面感人。当清冽的泉水重新汩汩涌出,这口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老井,连同井栏旁镌刻着捐资者名字的石碑,成为凝聚乡情的“新地标”。

助老:情暖桑榆,守护岁月安康

郭天西对父老乡亲的关爱,细致入微。疫情笼罩下的寒冬,凛冽的北风裹挟着寒意。郭天西的心早已飞回故乡,他惦记着村里的老人们是否暖和。没有丝毫耽搁,他迅速筹集了百余斤茶叶,以及价值3万余元的崭新棉被、厚实羽绒服、粮油米面等急需物资。当得知老人们已经顺利领到物资,郭天西心中的牵挂才稍稍放下。这份及时的温暖,驱散了笼罩在乡亲们心头的寒意。

了解到部分村民在饮水和灌溉上仍有难题,郭天西不仅慷慨地捐赠了一套价值3万元的高科技活性水设备,更不辞辛劳,亲自奔波,多方协调解决饮用水管件问题。他的务实与坚持,终于让清冽、安全的“放心水”流进了乡亲们的家中,滋润了田地,也滋润了心田。

2023年夏初,他为35个自然村的“寿星”们,定制了35床夏凉被,其中包括3位百岁老人。当志愿者带着这份心意,挨家挨户送到老人手中时,那慈祥的笑容在皱纹里绽放,温暖了送被的志愿者,也无声地温暖了整个邻里。

郭天西深知健康是老人安享晚年的基石。2024年5月,他再次为家乡献上一份沉甸甸的健康厚礼——一台价值70万元的崭新体检设备被送到了乡卫生院。“咱乡两万多乡亲,以后每年都能免费查查身体了!”他朴实的话语里满是欣慰。这台设备,如同无声的健康卫士,为全乡父老筑起了一道守护安康的坚实屏障,让定期检查、早防早治成为可能。

助学:播撒希望,点亮成长之路

身为三个孩子的父亲,郭天西深知教育对乡村未来的分量,始终将助力家乡教育作为公益重心。他为庆云县中丁乡大店小学的学生们捐赠了图书、作业本600余册,还为大店小学的300名学生定制了“安全小黄帽”,为学生们上学、放学出行安全保驾护航。每次回乡,他总抽时间去学校与学生们谈心,用朴实的乡音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孝敬长辈、尊敬师长,争做“五好”少年。

“要让美德在孩子们心里扎根。”怀着这份心愿,2020年,郭天西向大店小学校长提议开展家书活动。在他的推动下,“天西杯”家书作文赛应运而生。五年间,数百封带着稚嫩笔迹和泪痕的家书飞出校园,悄然弥合亲情缝隙,让无数颗心紧紧相依。

在大店小学的一角,郭天西亲手布置的“爱心超市”格外温馨。货架上没有价签,摆放的是崭新的《格林童话》、五彩水彩笔、卡通书包。这里没有收银台,只有一本记录“爱心积分”的本子。郭天西定下充满温度的规则:帮同学捡起书本、清晨响亮的“老师好”、拾金不昧交公、主动帮奶奶洗碗……这些微小闪光,都化为珍贵的“美德积分”。超市门口,他亲手贴上的红纸对联“传统美德播新种,崇德向善遍地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道出他最深切的期望。

两年多来,几乎每个孩子都用自己小小的善行,兑换过一份喜悦和肯定。郭天西看着孩子们认真挑选的身影,轻声说:“我想让孩子们知道,善良的心和勤劳的手,就是最珍贵的金子,值得被好好‘奖励’。”他设计的这套“美德养成系统”,让“每一份善意都值得被看见”的理念深入童心。如今,中丁乡多所学校已将家书纳入德育常规,并计划扩建“爱心超市”,让向上向善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持续生根发芽,向阳花开。

郭天西自己常说:“我做的这些都是应该的,家乡养育了我,没有父老乡亲的支持,就没有现在的我。”在他的心里,村庄的发展、村民的生活、孩子们的成长是他的牵挂。郭天西相信,爱心会感染,善意可延续,志愿服务献爱心的队伍将会越来越大。“作为一位父亲,您是我的榜样和有力支撑,我们三个小孩,一定会将您的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大儿子家书中的肺腑之言,正是对他数十年如一日情系桑梓、助人为乐最温暖、最有力的回响。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