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人:董兆霖

董兆霖,男,2004年9月生,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制造与实验技术专业学生。2024年9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患者带去重生希望,获德州市红十字会授予的“博爱德州·人道奉献”模范人物称号,以青年担当诠释爱心与善意。

配型成功,在抉择中坚守善意

2024年5月,董兆霖接到禹城市红十字会电话,得知其血样与一名异地患者HLA分型初配成功,询问是否同意进一步捐献。此前通过红十字会宣传活动,他知晓捐献无风险,但远在青岛的父母因担忧,起初并不支持,这让他陷入纠结。

偶然间,他看到捐献血样时获得的荣誉证书,“请在与患者配型相合时义无反顾地捐献造血干细胞,您的善举将为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这些文字深深触动了他。他意识到,这样挽救生命的机会或许一生仅有一次,不能因犹豫让他人错失生机。最终,他坚定捐献决心,还耐心向父母讲解捐献知识,成功说服家人支持。

顺利捐献,用行动点亮生命之光

决定捐献后,在禹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张超协助下,董兆霖先后完成各项体检,以及与患者的高分辨配型,结果均符合捐献标准。

2024年暑假,他按通知前往医院。连续4天注射动员剂后,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看着自己的血液经导管流入血细胞分离机,再汇入逐渐充盈的血袋,他觉得那血袋仿佛化作一团火苗,承载着希望,将流向千里之外的患者。整个采集过程顺利完成,他未出现明显不适。

收获荣誉,传递爱心火种

捐献后,董兆霖身体恢复良好,家人也为他的善举深感自豪。他获德州市红十字会授予“博爱德州·人道奉献”模范人物称号,这份荣誉,是对他善举的肯定。

他表示,造血干细胞捐献就是将健康造血干细胞输送给患者,助力其恢复造血功能、治疗疾病,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他强调,荣誉应归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是他们的专业付出,让捐献顺利推进。

同时,他积极向身边同学、老师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讲述自己的经历,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队伍。他希望用自身行动,为更多生命续航,让爱心火种持续传递 。

董兆霖以青年学子的担当,诠释了善意的力量。他捐献造血干细胞、收获荣誉并积极推广公益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关注、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中,让生命的希望,在爱心传递中不断延续。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