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人:张玉霞

张玉霞,女,1978年,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师范附属小学教师。多年来,张玉霞勇于承担家庭责任,孝老扶幼、爱亲奉献,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书写着亲情里最温暖的感人事迹,成为一方佳话。曾年来,张玉霞曾获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山东省小学教师远程研修优秀学员、德州市小学优质课、德州节约之星、德州诚信之星等称号。

一是孝亲敬老情意浓,奉养慈母尽孝心。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2009年至2013年,在父亲、哥哥先后生病时期,她带着他们去济南、上河北寻医诊疗,重病期间日夜守候在床边。两人去世后,她将母亲接到身边共同生活,成了老人的“专属守护者”。每天清晨,天刚亮就起床,先帮老人洗漱、整理衣物,再根据老人的口味做软烂好消化的早餐。节假日更是她陪伴母亲的宝贵时光,陪老人聊天解闷,搀扶老人散步活动筋骨。只要有机会,她就会带母亲外出散心,让老人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家庭的温暖。在张玉霞的精心照料和浓浓亲情的浸润下,如今88岁高龄的老母亲精神矍铄,腿脚利落,满面红光,邻里无不称赞其福气好。这正是“子孝母心宽”最生动的体现。张玉霞的孝行,不仅让母亲安享晚年,也为子女后辈树立了尊老孝亲的榜样。

二是信守承诺重如山,抚育孤侄显大爱。除了对长辈尽心,张玉霞对家人也始终揣着满满的温情。2013年,她的哥哥不幸病重弥留之际,除了年迈的老母亲,最放不下的还有两个尚且年幼的女儿。面对哥哥殷切的目光,张玉霞郑重许下承诺:一定将两个侄女抚养成人。一句承诺,重如千钧。此后的十余年里,张玉霞毅然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扛在肩上。她将两个侄女接到自己家中,视如亲生骨肉,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爱与教育。从生活起居到学业辅导,从品德培养到人生规划,她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没有一丝懈怠。在她的悉心抚育下,两个侄女健康成长,先后组建了幸福的家庭。更令人欣慰的是,其中一位侄女深受姑姑影响,也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在当地传为佳话。张玉霞用超越血缘的母爱,完美践行了对兄长的承诺,诠释了“亲姑如母”的至深亲情。

三是贤良淑德持家睦,甘当后盾助夫业。在家庭中,张玉霞不仅是孝顺的女儿、慈爱的姑姑,更是一位贤惠的妻子和坚强的母亲。她的丈夫在机关单位从事文字材料工作,任务繁重,经常需要加班熬夜,难以顾及家庭。张玉霞毫无怨言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成为了丈夫最坚实的后盾。她包揽了大部分家务,悉心照料老人和孩子的生活起居,尽心辅导孩子的学业,将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却从没在家人面前喊过一句累。她深知丈夫工作的辛苦,总是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从不因家庭琐事让其分心。她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为丈夫营造了一个温馨稳固的大后方,让他能够安心工作。在她的影响下,家里总透着股暖劲:孩子会主动给老人递水果,配偶也总想着在工作之余帮她分担,小小的家里,处处是互相体谅的温柔。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张玉霞老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二十余年的坚守,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了孝老爱亲的感人篇章,她的孝老爱亲,就藏在熬粥的热气里、洗脚的温水里、陪老人说话的耐心里、日复一日的家务里、言传身教的一言一行里,藏在对家人每一个用心的瞬间里。她用行动告诉我们:最珍贵的亲情,从不是豪言壮语,而是年复一年的支持与陪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