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燕,女,1979 年 5 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夏津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经师,同时兼任泰和社区丽景国际小区“红色管家”。自2011年4月投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工作以来,她以先进理念为引领、扎实作风为支撑,推动工作落地见效,赢得群众广泛赞誉。先后获评“全市农经工作先进个人”“市档案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深耕农经助发展,做经营主体“贴心护航人”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中,刘晓燕始终以“服务提质、发展提效”为目标,主动破解发展难题。针对合作社年报疏漏、信息误差导致的运营困境,她早早启动年报提醒工作,协调乡镇经管中心为文化水平有限的负责人提供一对一指导。2024年,她累计推送提醒信息130余条,接待咨询200余人次,助力98%的合作社在6月30日前完成年报公示,有效避免主体列入异常名录。
2024年,面对104万元项目资金分配难题,她耗时一个月实地走访 30 余家合作社与农场,最终确定“补短板、提效能”扶持方向,分别支持 7 家粮食类主体、18 家购置农业机械主体及 1 家续展绿色证书主体。此举让受扶主体生产效率提升 40%,运营成本降低 25%,解决储粮难题,年增收超 5 万元,让资金真正用在实处。
工作中,她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年底数据上报高峰期,科室人手紧张时,她常加班至深夜审核材料。曾有一次,孩子发烧,丈夫多次催她回家,她却看着待审核的材料说:“合作社都等着审核,我走了会耽误他们的事”,直至完成所有工作才匆匆赶往医院。
严守风险筑防线,做群众利益“坚实守护者”
“基层工作既要往前冲,又要守得住底线”,这是刘晓燕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风险排查中,她深知小隐患可能引发大问题,因此定期组织各乡镇开展排查,逐户填写《信用合作情况登记表》,为每一户建立风险档案,从源头防范风险。
2025 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期间,她创新采用“线上 + 线下”宣传模式。线上,在合作社群内转发“保本高息”“虚拟农业项目”等骗局解析,让防非知识精准触达经营主体;线下,她瞄准农村集市这一群众聚集区,现场分发宣传单页,结合当地真实案例讲解防骗技巧,耐心解答“合作社分红是否为非法集资”等村民关切问题。在她的细致讲解下,曾觉得“风险离自己远”的村民纷纷警醒,摆摊大婶感慨:“现在知道钱得捂紧了,再也不轻易信‘稳赚不赔’的说法了”。
情系社区护平安,做邻里身边“暖心红色管家”
除了农经领域的深耕,刘晓燕在社区“红色管家”岗位上同样尽职尽责,始终秉持“眼里有活、心里装着邻居”的理念。2024 年 7 月的一个中午,她在楼道群看到“有烧焦味”的消息后,立即警觉下楼排查,发现刺鼻气味来自一楼储藏室,判断可能是电路着火。她第一时间拨打物业电话要求紧急断电,同时联系储藏室业主吕大叔。待吕大叔赶来开门时,浓烟涌出,原来是其给电动车充电错用大功率充电器,设备已烧变形。
险情排除后,刘晓燕特意在群内提醒邻居:“电动车充电务必用原装充电器,人走断电”,用实际行动筑牢社区安全防线。邻居们纷纷点赞:“有这样的红色管家,住得特别踏实”,她用贴心守护,让社区成为邻里安心的家园。
从田间地头到社区楼道,刘晓燕在不同角色中始终坚守“为民服务”初心。她常说:“基层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把每一件平凡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份扎根基层的坚守、跨岗奉献的担当,正是基层工作者最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