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力 守好村集体家底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黄晓龙 通讯员陈杲)“宁城街道某村党支部书记以低于市场价格将10.8亩村集体机动地承包给亲属修建厂房,且未签订经济合同,侵犯村集体利益,应予以严肃处理。”近日,宁津县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一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宁津县纪委监委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与整治基层“微腐败”结合起来,紧盯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灵活运用“室组地”监督模式,指导农经部门明确14个方面整治重点,监督、监管、整治同向发力。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点多面广的实际,深入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和“回头看”,深挖基层党员干部在政策落实、资源处置、资产管理中的不作为、乱作为和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线索,严查速办、动态清零。

积极运用“大监督”思维,与审计、农业农村等各方协同联动,深入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形成“移送问题—分类处置—结果反馈—整改治理”闭环。截至目前,全县共查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55个,15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