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村级(社区)治保会5663个 | 德州村村有个“治保会”

3月初,德州市陵城区安德街道接连发生多起盗窃储藏室酒水案件。紫云社区警务室民警迅速将情况通报给社区的治保会成员、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等,要求大家提高巡逻频次,加强防范力度。3月9日凌晨,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在巡逻时发现几名形迹可疑的男子,立即报警。民警经过深入研判,确认这几名男子正是盗窃储藏室酒水的嫌疑人。随后,民警在物业工作人员和治保会成员的协同协助下,成功将嫌疑人全部抓获。

紫云社区的治保会是德州全力推进治保会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德州已健全完善5663个治保会,配备18329名治保人员,成功实现社区与行政村的全覆盖,编织起一张严密且坚实的基层治安防控人员网络。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农村治保组织的作用?如何调动基层治保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何打造群防群治的崭新格局?这些德州都进行了积极探索,给出了新答案、新路径。

去年以来,德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治安防控力量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每个行政村、社区,按照不少于三人的标准设立专职治保会,并且治保会由当地派出所直接进行业务指导,明确治保主任一律不能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一律必须在本村居住、一律将治保员工资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顶层设计层面为队伍建设筑牢根基,为治保会实质化运行打下了坚实根基。

为充分发挥治保会的作用,德州制定了《德州市基层治安保卫委员会管理办法(试行)》,从治保会的设立、人员选任,到日常管理、工作保障等各个环节,均提供了清晰明确的制度依据。同时,针对基层社会治理呈现的新态势,按照“按需培训”的原则,开展了3轮共计312场全员培训,确保他们依法依规、高效地履行自身职责。

融合是发挥治保会效能的关键所在。德州积极推进“双进”党建引擎工程,实现派出所与社区(村)党组织、治保会团队作战、同频共振。“德州市积极推进‘一村(格)一警’,配备社区民辅警3575名,落实社区民警每周与治保主任联系见面、社区辅警与治保人员每天联系、定期召开联席会等机制,强化治保会主体参与意识,助推治理合力。”德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邵浩浩介绍说。今年以来,德州市基层治保会员提供情报信息1100余条,协助排查化解2786起矛盾纠纷,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121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任万虎

编辑、审核 | 张志宁  终审 |  杨德林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