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邑县制定出台《临邑县畜禽养殖禁养区调整划定方案》,在畜牧养殖与人群健康、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矛盾较为尖锐的区域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用于规范该县县范围内的畜禽养殖行为。
据介绍,临邑县畜牧业属于农耕区畜牧业,在为本县居民提供丰富的畜产品、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的同时,也面临着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 “畜禽养殖场如未配套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粪污超量用于农作物施肥,或直排外环境,均会造成总磷超标;在河边的小规模养殖场,无长距离的降解消纳直接入河,污染危害更大。”德州市生态环境局临邑分局生态科工作人员徐立芹介绍说。
“方案以保护生态环境及居民身体健康,科学引导本县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为目标,努力实现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临邑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彬表示。方案制定前,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走访,详细核实畜禽养殖户的位置、养殖规模等信息,并充分征求养殖业户的意见建议。同时,组织专家召开方案评审论证会议,广泛征求县直有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意见建议。此外,经司法审核程序,最终通过专业律师审核,出具法律意见书,确保方案的科学、合理、合法。
据了解,本次畜禽养殖禁养区方案更新了编制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划,尤其是近五年来国家或地方发布的有关规文件;对禁养区域详细规划布局,将5类禁养区细化成95处禁养区域点位,定位更精准;同时对禁养区和非禁养内区行为严格规范,确保符合环保、畜牧、河道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临邑县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也提醒广大群众:禁养区外养殖行为更需要规范。新建、改扩建畜禽养殖所应当符合规划要求,同时满足行政审批部门对动物防疫条件的评估,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涉及河道管理及保护范围的须经过河道管理部门及水利部门的同意。(德州日报社记者 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