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5岁男孩因病离世,却让3人重获新生2人重获光明——在这个春天播下生的希望

□本报记者 马乐 董天力

4月17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手术室内,一场大爱行动正在进行。

5岁的德州男孩凡凡因患自身免疫性脑炎,救治无效离世,父母含泪捐献了孩子的多个器官及遗体。这场生命接力将让3名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2名患者重见光明。

虽然凡凡缺席了春天,却在这个春天,播下了生的希望。

凡凡是齐河县人,上幼儿园中班,乖巧懂事又特别聪明。“他最爱画画,画得特别好,老师总是夸他。小猪佩奇、超级飞侠都是他喜欢的卡通形象。”凡凡母亲介绍时一度哽咽,不停抚摸着儿子的绘画作品和奖状。

她至今仍清晰记得儿子发病那天的细节。

4月3日,凡凡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后,状态非常不好,一直喊着累了想要睡觉。“我安顿他先睡下,可到吃晚饭时就叫不醒了。”凡凡母亲边说边流泪,从那天起孩子再未说过一句话,她再也没有听到那声熟悉的“妈妈”。

医院诊断显示,凡凡患上的是罕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病情极其危重。经过十多天全力救治,仍不见好转。凡凡母亲撕心裂肺地说:“我们把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天天盼着奇迹发生,可医生每次都在摇头。真想让儿子活过来,我宁愿用我的命换他的命。”

在陪孩子治疗期间,凡凡父母饱受煎熬,经过反复斟酌,作出重大决定:捐出孩子的器官和遗体,拯救更多患者、更多家庭!“我们舍不得孩子,希望用这种方式留住他。”凡凡父亲动情地说,“被救的孩子会替凡凡活下去,凡凡的生命得到了延续,别的家长也不用遭受我们这样的痛苦。”

17日下午3点,器官获取手术即将开始。母亲将凡凡最爱的玩具轻轻地放在他的枕边,紧紧握着他的小手、小脚不舍得放开。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的医护人员还特意为凡凡准备了向日葵,摆满了病床,并向他深深鞠躬表示感谢与敬意。随着器官获取手术顺利完成,凡凡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他将为3名器官衰竭患者带去新生、让2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他的遗体将用于有关病症的研究,这是用大爱推动医学进步的典范。家属的信任与无私,是器官捐献工作最坚实的基石,我们对凡凡的父母表示深深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OPO办公室负责人赵春红介绍,医院目前已完成近200例器官捐献。

以生命“点亮”生命,让大爱延续人间。这是今年以来我市第6例人体器官捐献。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现人体器官捐献31例,累计3.9万人通过志愿登记,表达了身故后捐献器官和遗体(组织)的意愿。为了缅怀遗体器官捐献者,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我市在德城区、庆云县建成了红十字生命纪念园,凡凡的名字将会永远留在园内捐献者纪念碑上。

作为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市红十字会业务部部长马立伟受省红十字会指派,见证了凡凡器官捐献的全过程。“家长的无私和深明大义,让我们看到人性最闪耀的光辉。每一次器官捐献都是一次生命的接力,这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更传递了人间大爱。希望通过这样的事例,让更多人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让更多生命在爱与希望中得以延续。”他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