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破题失能养老困局——“六床联动”串起医养全周期

陪老年人玩益智游戏

春节送“福”

为老年人检查身体

□本报记者李莉

2月18日,夏津老年公寓书画室里墨香袅袅,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书架上,68岁的房玉珍正和老伴儿王淑英悠闲地享受着温馨的阅读时光。谁能想到,一年前的房玉珍还是一名偏瘫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去年2月,房玉珍因脑中风导致右侧肢体功能障碍瘫痪在床,如何为她提供专业、有效的照护成了全家的难题。“那段时间全家都陷入了忙碌与焦急之中,听说县里正在试点‘六床联动’,详细了解后,感觉特别适合我家的情况,第一时间让孩子帮我签约了。”房玉珍回忆说。

4个月后,房玉珍入住夏津馨和医院,经过3个月的系统治疗和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不仅逐渐恢复行走,手部精细动作也渐渐恢复。“这里不仅有专业的医疗服务,医保报销也是床旁结算,费用不高。医生对我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后,建议转到机构养老床位或家庭养老床位。我和老伴儿商量后一起入住了夏津老年公寓。”王淑英表示,目前他们居住的老年公寓床位配备紧急呼叫系统,与馨和医院在一个大院里,实现了“治疗床”与“养老房”的无缝衔接。

去年以来,夏津县共有750位老年人签约受益。

“六床联动”模式不是简单的床位叠加,核心是整合资源、打破医养结合的壁垒。夏津县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科长周洪涛介绍,2023年底,夏津县在全市率先创新实施了“六床联动”模式,通过“医疗床位-康复床位-居家病护床位-机构养老床位-认知症专护床位-安宁疗护床位”六床流转,形成覆盖急性治疗、中期康复、长期照护、临终关怀的全周期服务闭环。通过智能评估系统,老年人健康状况实时联动医保、民政数据平台,实现“需求触发-床位匹配-服务转介”的数字化流转。

在夏津老年公寓“六床联动”中央控制室,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750位签约老年人的健康数据画像。这里的智慧养老系统集成了188项服务功能:雷达跌倒探测器精准识别异常动作,智能睡眠监测器分析深睡比例,AI营养师根据体检数据定制餐单等。“我们开发了5G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配备有智能手环、智能腕表、智能机器人等安全监测设备,实现机构运行、老年人能力评估、风险评估、老年人档案、健康监测和医护康养管理全过程监管,为老年人提供有效及时的‘健康监测+亲情服务’等安全保障。”夏津老年公寓常务院长姜秀利介绍说,签约家庭床位的,通过可穿戴设备和家庭智能终端,实时享受远程问诊、用药提醒等服务。

今年,我市把“六床联动”模式试点列入民生实事进行大力推动。除夏津县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六床联动”经验外,禹城市正在对老年人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其他县市区也在积极谋划。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杜金超表示,预计到年底,可建成4家以上“六床联动”试点机构,全市护理型床位将达到1.5万张,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长短期托养、康复护理等服务,有效缓解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生活困境。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