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这个春节,他们坚守在工地

2月3日,恰逢立春,在先导科技半导体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现场,只见塔吊林立、机声轰鸣,工人们积极抢抓工期,忙得热火朝天,奏响了春日建设“交响曲”。

作为第二代半导体领域的“链主力作”,项目一开工,便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山东省重大实施类项目之一。在这里,铆足干劲、高效快干是建设者的常态。“项目分为两个标段,去年8月31日正式开工后,未停工一天,春节期间也在保持高速冲刺状态。”项目现场负责人谢文庭介绍,眼下有200余名工人奋战在一线,在他们的保驾护航下,一标段7栋综合厂房主体全部完工,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二标段8栋厂房和宿舍楼仍处于基础施工阶段。

湖北武汉的雷小松是二标段的施工负责人,不回家过年对他而言并不稀奇。“作为一个项目建设参与者,除了专业技能必不可少,责任和担当也尤为重要。”项目开工后,他每天都盯在现场,不管是外围协调、资金拨付,还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工人管理,遇到任何问题都亲力亲为,“从图纸交付到我手上那一刻,所有工序流程都要经过我这里。最多时一天接打了150多个电话,这还不包括现场处理的问题。”

据了解,春节期间,为确保按计划节点准时施工,项目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划分4个班组挂图作战、科学施工,最大程度保证安全和质量。同时,还开展慰问活动,准备丰富可口的年夜饭,让留在工地过年的外地工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爱的味道”。“按照目前进度来看,我们的整体施工进度比预期提前了2个多月,土建工作预计今年6月全部完成。”谢文庭说。

先导科技半导体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位于天衢新区崇德八大道以东、尚德五路以南,总投资50亿元,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产线10条,用于开展砷化镓衬底外延生产、器件模组制造和封装测试。

项目从落地至今,一直彰显着天衢新区的“速度”:落户协议签订后,从基金组建、项目选址到最后开工,仅仅用时3个月;开工建设5个月,完成了在其他地方至少1年的施工进度。谢文庭直言:“这与德州与新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办事高效,以及一流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来到这里一切围绕项目干,像土地手续、水电线路等问题都高效化解。”

先导科技半导体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具备从衬底、外延、芯片到模组、整机的垂直一体化生产能力,满足高端精密激光雷达及传感器国产化替代的同时,还填补了国内激光雷达行业全链条生产的空白。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80亿元,年税收不低于3亿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刘潇 通讯员|韩哲 编辑|高红岩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