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26日,随着潘庄、李家岸两大灌区渠首闸陆续抬起,滔滔黄河水沿着两条引黄干渠一路“北上”,开始向我市丁东、宁津、临邑等水库供水,同时兼顾沿线部分农业灌溉用水需求。27日,记者在德州市李家岸灌区运行维护中心采访时了解到,为保障灌溉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两大灌区克服了工程压力,确保汛后首轮引水工作安全运行,此次计划引水8000万立方米,预计20余天结束引水。
“按照工期计划,干渠工程应在10月初具备通水条件,因下游水库水量告急需要提前引水。为此,我们优化了施工工序,采取多点施工、增加人员机械,24小时不间断作业。以水下施工内容为重点,对不影响输水的在建工程采取了围堰等防护措施,使干渠提前10天具备了通水条件。”德州市李家岸灌区运行维护中心副主任申国安对记者说,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加强了质量及安全控制并制定相关方案,最终于9月25日提前达到安全引水条件,将为临邑县46.2万人送去甘甜的黄河水。
在此次提闸引水之前,该中心利用数字孪生平台,对引水方案进行了仿真预演,提前获取整个输水过程所需时间、最大流速、最高水位等要素,为施工组织计划和临时防护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引水过程中,数字孪生平台可以对工情、水情进行在线监测,并且在出现异常情况时会进行自动预警,可以有效保障输水安全。
“受‘旱涝急转’影响,我市水库较往年停止引水偏早且蓄水量不充足。”德州市河道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志强说,全市各水库经过汛期安全平稳运行,现均已处于缺水状态。目前,我市两大灌区引水流量达82立方米每秒,每天引水量约是700万立方米,预计20天内可缓解市民生活用水紧张局面。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董天力 通讯员|李巍仑
审核|王贺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