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技改扩能促企向优向“绿”

提升传统产业实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

德城:技改扩能促企向优向“绿”

德州新闻网讯(郝丽敏)德城区坚持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全力实施技改扩能工程,推动企业开展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为主的技术改造和工艺更新,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实力。截至目前,该区已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市级绿色工业园区1个,市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更高水平的绿色制造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7月25日,德州龙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的危废综合处置项目正在进行桩基施工。该公司是我市唯一一家从事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的单位,年处置能力1.08万吨,在省内率先实现医疗废物全流程智能化操作、智慧化监管。

“作为全省医疗废物处置标杆企业,我们更有责任实施绿色技改,引领行业向绿色低碳迈进。当前,我们计划投资2亿元,对现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建设2条日处理能力50吨危废处置生产线。”该公司总经理马兆军表示,他们将在新项目中引进地热收集利用、光伏储能等绿色低碳技术,努力打造华北地区负碳企业厂区。

全面提高产业技术,享受技改扩能红利,同样是新材料企业向“绿”而行的密码。走进黄河涯镇年产1000吨高性能碳纤维预浸纱线项目现场,车间内2条生产线正紧张忙碌,一捆捆碳纤维预浸纱线正有序完成冷却、收卷等工序。“项目的顺利开工,标志着我们成功突破了干法缠绕工艺的国外垄断,实现复合材料自重轻、能耗低。”项目负责人李新河说。

据了解,受制于西方的技术封锁,我国在预浸纱线专用树脂配方、预浸渍技术及规模化降本增效等方面存在明显技术短板。通过与东华大学、山东大学及国机集团、晋煤集团等下游厂商的密切协作,2022年,山东国碳复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所有技术论证,正式启动年产1000吨高性能碳纤维预浸纱线生产项目。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必须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努力形成以绿色低碳领域龙头企业为引领,骨干企业为支撑,中小企业精于一技、专于一业的良好产业格局。”德城区工信局局长付立军说。今年以来,德城区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固碳等多种手段,优化能源利用与产业结构,加强低碳管理、资源循环化利用,加速形成低碳产业集群,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增添动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