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银行:粮食种植贷助春耕

德州新闻网讯(见习记者赵鑫玲 通讯员路剑锋)眼下,北方小麦大面积越冬返青,农田管理进入浇水追肥关键时期。“这笔贷款资金很及时,合作社成员的干劲更足了。麦苗长势喜人,估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3月22日,陵城区徽王庄镇大官辛村党支部书记赵金华看着翠绿的麦苗,在和煦的阳光下笑眯了眼。

村党组织带领村民领办创办种植专业合作社,能够集中生产要素,提升生产效率,有利于增产增收和保证粮食安全。6年前,大官辛村响应号召,创办金官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陆续流转了700余亩土地。“合作社统一种植后,实行大面积机械化作业及统一的田间管理和粮食收储,土地不撂荒,亩产和经济收入都有所增加。”赵金华介绍,但流转托管模式下,每年流转费和生产资料的投入占用合作社大量流动资金,粮食市场价格变动及洪涝灾害也对合作社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了解到金官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老大难”问题,德州银行陵城支行客户经理及时与总行普惠金融部联系,探索差异化授信方案。考虑到合作社及成员缺少有效抵质押物,德州银行多次与乡镇政府及省农担公司德州管理中心沟通,最终有针对性地开发了普惠涉农信贷新产品——粮食规模种植贷。

“现在流动资金富裕了,这几天准备采购几台大型农机设备。夏粮收成理想的话,打算和村民协商,扩大合作社的土地流转规模。粮食多了,就有底气拓展更多的购销、加工合作,黄土地就是咱的‘金’土地。”谈及未来的打算,赵金华信心满满。

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也是金融业支持乡村振兴的重点。为提升“三农”、小微企业等群体的信贷可得性、便利性,近年来,围绕德州市“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德州银行与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保持沟通,深入了解农业发展的需求和特点,结合区域特点、产业特色,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粮食规模种植贷是我们基于银担合作推出的新型惠农贷款产品,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村合作社可以申请,土地流转、购买生产物资、生产支出都可以使用。”德州银行副行长王树志介绍,粮食规模种植贷最高可贷300万元,最长可贷3年,相较于传统的贷款,利率更低、办理流程更便捷。

截至2月末,德州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72.56亿元,较年初增加11.38亿元,其中普惠类涉农贷款较年初增加3.59亿元。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