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出圈成果,看山东文化“两创”的生动实践

山东,文脉绵长

看,尼山的月光,

穿越2560多年风云的华光,

纤尘不染,宁静而温婉。

触摸历史,拥抱未来。

6月底,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

在山东济宁曲阜市召开。

美丽的风景,

将我们带入文化体验长廊。

(2月10日,

山东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启动,

亮出沿黄河、沿大运河、

沿齐长城、沿黄渤海、

沿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

文化体验廊道和

“十大展示带”建设的蓝图。)

在这里可以看到,

微风和黄石关千年相守,

共护着华夏的文脉流长。

可以看到,

曲阜鲁源新村的民房村舍变了模样,

遍地开花的文化“两创”,

布满街头巷尾的文化墙。

在这里(沿四廊一线),

你还可以沿着胶济铁路 ,

打开“宝藏”山东。

清晨在济南喝一杯泉水茶,

晚上到青岛吃蛤蜊;

上午在高密红高粱小镇体验文学之美,

下午在青州古城感受千年历史积淀。

这都是山东许你的“诗和远方”。

文化的书写,

总是笔下生花,

悠悠历史长河,

孕育着无数人类的珍宝。

柳编、剪纸、核雕、皮影......

一刀一工、尽显匠心。

山东手造,

造出文创产业新活力。

闪电新闻记者 高亚南 王聪 报道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