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副科级干部赵明明——投身信用审批改革的攻坚先锋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邓静通讯员杨鹏

7月4日一大早,市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副科级干部赵明明来到办公室,为《德州政务服务信用应用管理暂行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15条逐条编写参考依据、条文注释。在德州“七一”榜样专题党课暨“百名榜样”集中发布仪式上,28岁的赵明明入选改革榜样,被誉为“信用审批改革的生力军”。

此前,德州政务服务信用应用信用审批改革获评“2023年度全国信用承诺优秀及特色案例”“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山东省2021年度法治为民十件实事”“山东省信用惠民便企典型案例”等称号。

目前,政务服务信用应用信用审批改革正在争创2023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有相关立法保障,或能为项目争创提供加分项。为了推动立法工作年内完成,赵明明和同事每天都在争分夺秒。

推动政务服务信用应用纳入立法,进入规章性行政立法,极为不易。尽管自2020年起,各地在信用审批领域多有尝试,但尚未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成熟模式,全国不少地方推出信用审批,但并无成功先例可循。2021年,德州的政务服务信用应用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赵明明就是在这个时候接手了相关工作。

“每天想方设法搜集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德州此前的实践经验,总结、思考。一有时间,就往各个科室跑,跟业务人员请教。”回忆起初期工作,赵明明说。其间,赵明明梳理出了80余个行政审批容缺、告知承诺事项,为政务服务信用应用奠定了基础。用时2个月,赵明明拿出了《德州市创新“失信制约人”管理机制构建“信易批”极简审批模式工作方案》,方案包括什么是信用审批、怎么实施、具体工作流程等内容。

两年多来,赵明明始终深耕信用审批领域,她深知信用审批的难点、痛点。以信用审批的重要内容——“容缺审批”为例,在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时,职能部门可以“暂时性容忍”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申请者只需承诺在规定时间内补齐材料即可。如果在办理过程中出现差池,有可能带来一定风险,因此一些部门迈不开步子,甚至不敢迈步。赵明明说:“审批部门需担当,申请者要诚信。需要啃的硬骨头、打的攻坚战特别多,这非常考验改革者的决心、勇气和智慧。”

赵明明和同事站在企业群众视角,制定详细审批流程、形成最优审批路径,在政务服务审批系统中嵌入相关功能模块;站在部门视角,他们推出批前信用核验、批中信用核查、批后信用监管等关键内容,最大限度为企业群众提供便利、最大限度降低部门风险,信用审批在全市顺利推行。

赵明明保存着不少搜集来的国家省市政务服务政策文件,这些文件她不知翻了多少遍。对工作,她总是习惯性复盘,几乎每月都要整理一大本笔记。对改革,她有了更深的理解,“看得多了、想得多了,越来越明白系统化思维、数据化应用是政务服务改革的关键。信用在审批领域的应用也不例外。”

政务服务信用应用仍在路上,仍有不少难关要闯。但赵明明很有信心,她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改革路上,年轻人就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把准方向,积跬步致千里,为发展探路破局。”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