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婚俗改革 倡导文明新风

□刘天放

近日,包括国家乡村振兴局在内的八部门联合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自今年8月至2023年12月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

近年来,各地在移风易俗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我国正经历着现代社会家庭组织、家庭结构以及婚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如何让文明新风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一道新考题。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面对高价彩礼、婚礼大操大办、不良风气、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时,都能自觉抵制,这使全社会的文明氛围逐渐形成。但在一些地方,利用婚姻敛财,兴天价彩礼、铺张浪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依然盛行。在新时代让移风易俗蔚然成风,培育清新脱俗的环境,还要做更多的工作。这也是八部门印发上述方案,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的原因。

《“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要积极采取措施,对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成立的“红白理事会”,就是助力移风易俗的有效办法。通过这样的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不仅避免了相互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还达到了移风易俗的目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对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精神面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事实证明,只要结合实际,为彩礼“减负”,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促进婚俗礼仪与时俱进,积极推动婚俗改革,倡导文明新风,就一定能让移风易俗入脑入心,使其蔚然成风。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