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深化农村区域党建共同体建设 力争今年底覆盖80%以上行政村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杨鸣宇)9月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化农村区域党建共同体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委组织部、市自然资源局、市乡村建设中心、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解读我市“深化农村区域党建共同体建设”有关情况。

为深化农村区域党建共同体建设,近日,我市印发了《关于深化农村区域党建共同体建设协同推进强村共富的指导意见》和《深化农村区域党建共同体建设2022年度重点任务行动计划》《关于推进农村“三类地”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2个配套文件,形成“1+2”政策体系。

《指导意见》明确党建共同体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模式、推进路径,提出了4个方面23条融合措施。《年度行动计划》主要是对今年需要重点推进的牵引性工作进行了明确,提出了5项行动和26条支持保障政策,力争到2022年底,共同体覆盖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三类地”方案》主要是对农用地、闲散废弃地、“飞地”开发利用有关经验做法和政策进行系统集成,作为党建共同体建设的一个专项任务进行集中攻坚。力争到2022年底,全市纳入规模经营的农用地增加20%以上,清理利用闲散废弃地1万亩以上,集体经济收入过10万元的村达到90%以上。

我市采取5项行动深化农村区域党建共同体建设:

在赋能提质上突出政策有效供给。项目建设优先部署,投入村级的各类资源、项目原则上以共同体为主体落实。扶持资金优先投入,统筹帮扶资金由共同体统一承接,下达到县级的专项补助资金可以以共同体为单位统筹使用。帮扶力量优先安排,建立“五个一”结对帮扶机制,每年在全市选派至少100名教师、20名科技工作者、40名医务工作者、15名文旅工作者到基层服务。

在人才支撑上突出政策引导激励。挖掘用好本土人才,评选“德州市乡村之星”“德州市十佳新型职业农民”,评选100名乡村名医名师、农技能手等,给予奖励或补贴。每年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落实1亿元担保贷款,支持回乡创新创业。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2022年计划培训2.8万人次;推动农民工免费上大学,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市县财政各承担50%学费。

在“三类地”开发利用上突出政策创新集成。推动农用地规模经营,在每个乡镇至少规划建设1处综合性为农服务中心,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推动闲散废弃地盘活利用,支持鼓励村庄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将农村低效、闲置建设用地整理复垦为农用地,产生的指标收益全部用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推动“飞地”抱团发展,通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产生的节余指标,单块地15亩以下的项目可在县域内调剂使用,15亩以上的项目可在市域内调剂使用。

在优化服务上突出政策务实管用。在服务阵地上,集中开展党群服务中心新建、改扩建和规范提升行动,市里将列支10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形式予以帮扶支持。在人员力量上,县市区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充实工作力量。在服务清单上,建立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到村服务项目库,编印共同体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在配套经费上,评选50家示范共同体,为每个划拨5万元奖补资金。

在强化治理上突出政策灵活高效。市县每年评选一批“金牌”“银牌”“铜牌”网格员,在招考招聘中给予政策倾斜。充实治理力量,为每个共同体派驻1名驻点辅警和1名法律顾问,推进“基层治理专岗”招聘。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