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养老变“坑老”

8月12日,德州市召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有关情况。

【典型案例】

■案例一:

德达广鑫拍卖有限公司诈骗案

基本案情

2020年12月8日,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接到群众报警称,德城区百脑汇德达广鑫拍卖有限公司以高价拍卖藏品为由招揽客户,通过与委托人签订艺术品委托拍卖合同,以藏品参拍费为名收取费用,但藏品一直未能拍卖,参拍费也不予退还。

德城分局随即展开调查并抓获两名涉案犯罪嫌疑人。经查,2019年7月以来,王某博伙同郑某晖等人成立德州市德达广鑫拍卖有限公司,以帮助老年群体在港澳、海外拍卖藏品为由,与受害人签订《艺术品委托拍卖合同》或《线上委托拍卖合同》,收取高额费用,但其公司并无拍卖的资质和能力,从未举办过拍卖会,也未将藏品参拍费退还委托人。期间,王某博、郑某晖还将客户放置在公司的部分藏品销售用于个人消费,骗取29名被害人财物,共计涉案金额54万余元。

诈骗手法

犯罪嫌疑人利用老年人不了解收藏品鉴别知识、不了解买卖行情的特点,抓住老年人通过售卖老物件、收藏品获利的心理,通过免费鉴宝等名义,虚报收藏品价格诱使当事人签订“拍卖合同”,实际上拍卖藏品是假,骗取手续费、服务费是真。

防骗提醒

老年人参与收藏品投资或者拍卖,一定要咨询专业部门或者可信赖的专业人士,不要轻信街头广告、电话、网络等推销,谨防所谓“拍卖公司”“艺术品咨询公司”的诈骗陷阱。

■案例二:

“七天会销”系列诈骗案

基本案情

2021年6月8日,临邑县公安局接徐某等人报警称,村里老年人参加“免费”领取枕头、蚕丝被等活动被骗,行骗团伙已逃离。

临邑县公安局迅速出击,成功打掉该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经查,该团伙以免费发放价值较小的生活用品为手段聚拢人气,再宣称500元、1500元抽奖,中奖就送同等价值的毛毯、蚕丝被,而500元、1500元抽奖款随后返还,使群众误以为可以免费获得物品。实际上,毛毯、蚕丝被等产品均为犯罪嫌疑人低价采购,再以高价卖出名不副实的物品诈骗钱财。该案涉及受害人群体庞大,累计有140余名老年人受骗,涉案金额达到23万余元。

诈骗手法

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疏于防备和贪图小利的心理,以免费发放较小价值的生活用品为手段,聚拢人气,再对群众进行误导,以高价卖出名不副实的物品诈骗钱财。

防骗提醒

所有的这些骗局都是有组织、有预谋,大多是先给些“甜头”,骗取老年人信任,再悄悄揭开陷阱盖子。比如,免费赠送鸡蛋、送大米、送油,还有抽奖等等营销广告,不断冲破老年人的心理防线。

■案例三:

邹某等人被诈骗案

基本案情

2021年11月17日,齐河县公安局接邹某报警称,2019年3月份以来,路某以替邹某妻子王某等人办理养老保险为由诈骗邹某等人数万元。

接案后,齐河县公安局迅速展开调查并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路某。经查,自2018年至2021年,路某编造谎言称县委书记秘书“赵某”手中有12个马集镇粮所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名额,以给邹某的妻子王某等人办理养老保险的名义,骗取邹某、牟某、王某等人54万余元。

诈骗手法

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渴望晚年生活有所保障的急切心理,冒充各机构人员,以代办“养老保险”为名,收取老年人各项费用,严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

防骗提醒

办理各项业务要去正规部门。面对陌生人的热情,老年朋友一定要保持警惕,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大额付款、转账时要三思。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