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奉献谱写青春之歌

——山东青年创新突击队、德州市社会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袁明慧通讯员刘艳美薛钟月

武城县油坊村的孟庆水因一场大病需要80万元的医疗费,出院结算时,德州市大救助平台立刻给予了预警,提示他有超出5万元的支出信息,紧接着,指令迅速到达民政协理员,有了雪中送炭的一幕。

原来,2021年底,孟庆水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把全家拽入深渊:医疗费高达80万元,报销之后还有27万的巨大缺口。家中唯一的顶梁柱倒了,正值万家欢乐的春节期间,这个家却被阴霾遮蔽,生活的意外夺走了他们所有的笑容。没想到,回村第二天,正当他们深陷泥泞无法自拔之际,村中的民政协理员却不请自来。经核实后,办理低保、报销比例提高、大病救助、两个孩子上学得到减免和补助……

阳光再次洒进这个困顿之家,那一天,孟庆水形容为“天降神兵”。

“你不知道我是谁,但我却知道我们为了谁。”大救助中心山东青年创新突击队全天24小时坚守,为这个平台挥洒青春汗水,为了那些暂时处于困境的“沉默的少数”!

从一窗型1.0版本、统筹性2.0版本、兜底型3.0版本到解困型4.0版本,伴随着德州社会大救助体系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德州大救助平台也实现了大数据赋能下的精准画像和主动发现。目前,大救助平台能够对九类21.3万名困难群众进行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这背后,凝聚着激扬奋斗之志、创新奋斗之行,更凝聚着青春的力量。

在大救助平台建设研发过程中,软件研发、系统迭代、数据整合……无数次推倒重来,但每个队员都深知,创新路上无止境,德州社会大救助是前无古人的一次新探索、新路径。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大救助平台如期上线运行,为困难群众送去关爱,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青春的力量可以感染人、可以带动人。在没日没夜的高强度压力之下,负责软件研发的工程师韩爱成感慨地说:“跑了全国这么多地市搞研发,德州是数据对接最多、业务复杂度最高、技术要求最难的!”他被德州社会大救助团队的拼搏精神、为民之心所折服,被这群青年的力量所感染。

无热血,不青春。许多青年才俊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进入到这个大家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邢加军,曾在京东总部做软件系统研发工作,2021年毅然加盟大救助中心,成了数据能手;退役军人赵龙,原北京市消防员,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在96名专业待岗退役军人考试中取得第一名,他第一个选择了大救助岗位……

据悉,目前分散在15个职能部门的42项救助政策、17项福利政策和36项保险,全部纳入了大救助平台运行。自2020年9月平台上线以来,共实施救助237.26万人次,发放资金7.39亿元。2021年,德州大救助工作在全国18个民政领域优秀创新案例中位列其中,打造了叫响全国的民生品牌。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