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精准打造“齐享”公益岗

齐河精准打造“齐享”公益岗

“弱劳力”拿上“兜底型”收入

本报记者任立松本报通讯员崔志华朱铭娟

年近50岁、当了13年家庭主妇的朱明霞有工作了。

2月5日一大早,记者在位于齐河县晏城街道阳光一品小区的一家民营养老机构见到了她。今年48岁的朱明霞家住附近的中央城社区,膝下一儿一女,儿子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13年前,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朱明霞辞掉工作,全家4口人的花销全指望丈夫打零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现在,朱明霞是齐河县“齐享”公益岗上的一员。在这家养老机构里,她负责打扫卫生、照顾老人。聊起工作,朱明霞很知足:“离家近、活不重,每个月有2000元工资。”

推动城乡弱劳动力就业,是缩小收入差距、严防返贫底线和推动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眼下的城乡,像朱明霞这样家庭困难、年龄稍大且无专长的就业困难人员还有不少。

为此,齐河县精准聚焦农村弱、病、残、困、贫五类人员,城镇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有劳动力的残疾人及其他市场化渠道难以就业的困难群众四类人员,相继探索推出了“行政事业单位+公益岗”“国有企业+公益岗”“便民服务中心(人社所)+公益岗”“村(社区)党组织+公益岗”“各类经济组织+公益岗”等5种公益岗模式,为弱劳动力创造更多“兜底型”岗位。目前,全县6300多名弱劳动力已纳入公益岗位人员库,开发一个、就近安排一个,有关工作正高效推进。

得益于这一举措,朱明霞和丈夫都走上了公益岗,每年家庭收入接近5万元。“心里越来越有盼头,相信靠着自己的双手,一定能过上好日子!”朱明霞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