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国300多件古代玻璃艺术品亮相敦煌

新华社兰州8月9日电(记者张玉洁)《琉光溢彩——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古玻璃器珍品展》8日晚在敦煌莫高窟开幕。来自丝路沿线37个国家的325件古代玻璃艺术品,展现出古代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

此次展出的古代玻璃艺术品均来自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展品来源地西起罗马、东至日本。日本画家平山郁夫生前十分关注丝绸之路文明,他的足迹遍布敦煌莫高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柬埔寨吴哥窟等众多丝路遗迹。

据介绍,距今三四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就曾有玻璃。考古学家在伊拉克的一处遗迹中,曾发现玻璃制成的圆筒型印章以及玻璃块。在人们的印象中玻璃较为廉价,但在古代,玻璃是少数人才能使用的奢侈品。起初,人们用玻璃制作串珠等装饰品,后来有了用来盛放香料、香油等的玻璃器皿。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玻璃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种商品,从西亚销往欧洲。玻璃制作技艺也随之流行开来,因各地原料、审美等方面的不同,玻璃有了不同特质。萨珊王朝流行玻璃碗,拜占庭帝国将玻璃作为建筑材料,伊斯兰玻璃可以做照明用具、医疗器具等。

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说:“这次展览专门遴选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玻璃艺术品,从中可以看出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

此次展览是甘肃省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首个大型国际文物展,由敦煌研究院与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共同举办。展览将持续到11月10日。(完)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