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习近平: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

这段话出自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吃的食物,都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都是生物多样性带来的福祉。因此,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发展无从谈起。

回顾过往,工业革命后,由于技术进步,人类很长一段时间以征服者的态度对待大自然,曾经一味地用强大技术暴力地征服自然,忘记了自身的渺小。以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看起来效率高,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实践证明,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近年来,我国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污染治理强力推进,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的画卷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在工业时代形成的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能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要有长远的目光,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充分释放绿色生产力,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期特约专家:张永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