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讲课,一辈子都不够”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双双通讯员陈启忠

在陵城区糜镇吉祥社区,提起张全柱,孩子们都说这是一位“老师爷爷”。他原是一名小学教师,执教42年后,于2010年退休。然而,2017年已67岁的他,因怀念三尺讲台,更因喜欢孩子们而重拾教材,义务做起糜镇吉祥社区四点半学校的辅导老师,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温馨的天空。

18岁成为乡村小学教师

1968年,村支书找到刚初中毕业的张全柱说:“咱村学校缺老师,你能来教书吗?”那时他18岁,便认定“教书是件很光荣的事”,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只是未曾想在这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42个春秋,直至9年前退休,还是“未完待续”。

教书42年间,张全柱是糜镇一带的“名师”,他有一颗关爱学生的赤子之心,尤其是那些贫困弱势的孩子,他总是无微不至地保护着。

在徐庙小学任教期间,学生小明家境贫寒,父亲性格软弱,小明常常受到同伴们的欺负。为了保护他,张全柱每次放学,都要把他送到家门口。后来小明不负众望,在德州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曾经多次来看望恩师,学生的成就让张全柱非常欣慰。

张全柱的女儿张霞也是一名教师,她说,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既然为人师表,就要什么事都以身作则。”教学期间,他经常把作业带回家批改,有时候节假日也要去学校备课。

67岁再次踏上讲台

2017年暑假,糜镇吉祥社区成立了四点半学校,需要义务辅导老师,当镇妇联主任刘凤红征求张全柱意见时,他再一次“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因为退休后,他依然割舍不下对孩子的关爱,能够回到课堂,回到孩子们身边,他觉得是最幸福的事情。

做了辅导老师,张全柱忙碌了许多,心里也十分充实。每天下午4点,他早早打开教室的门,打扫卫生整理笔记,为孩子们上课做好准备;放学后,共有25名留守儿童走进了教室,余下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张老师就辅导孩子们做作业,为孩子们传授新知识,风雨无阻,从未耽误过孩子们一节课。

张全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87岁的母亲和85岁的父亲很支持他。当父母得知他要去做四点半辅导老师时,父母劝他,去吧,孩子们学习要紧,我们都能自理,不用你来照顾。就这样,有了家人的支持,张全柱做得更踏实了。

一辈子他当老师都不够

张全柱最喜欢的一句话是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对师魂的最佳诠释,他也是这样做的。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张全柱讲起课来游刃有余。在四点半学校,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讲,哪些内容可以简单讲,他都心中有数。

学生石浩然经过一个暑假的学习,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社区有了张老师,我们家长也放心了,孩子们有了依靠,真的感谢张老师的无私付出。”石浩然的家长说。

谈到孩子,张全柱说,和孩子们在一起感到很快乐。课间休息时,学生们都跑过来,给他捶捶背;每次来到课堂,都要把带来的零食放到他讲桌的抽屉里,让老师尝尝。看到这些,张全柱心里就会涌起一股股暖流,一次一次感动着。

也有人曾问张全柱:“你讲了那么多年课,还没讲够吗?”他报以微笑,答道:“怎么会呢?虽然讲的内容是有重复的,但你会时刻告诉自己,你还可以讲得更好一些,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一些。因此,给学生讲课,一辈子都不够。”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