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虎头鞋:如虎添艺 艺贺新春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赵祜昊摄影报道视频孙学虎

对很多老一辈的人来说,孩童时期对老虎模样的了解,都源自于虎头鞋、虎头帽、布老虎等传统手工艺品。在它们身上,老虎的形象以淳朴的形式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在这之中,虎头鞋凭借其实用及华丽的特点,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了爆款产品。那时的街头巷尾,不论是母亲怀中啼哭的小孩,还是胡同中四处乱窜的娃娃,脚上总是穿着各式各样的传统虎头鞋。

随着虎年春节的到来,曾经风靡一时的虎头鞋也再次受到市民的追捧,夏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虎头鞋制作的传承人张晓芸也变得异常忙碌。近日,记者来到张晓芸的工作室中,伏案桌前的她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虎头鞋的制作。针线在她手指间跃动,老虎的模样逐渐在布料上显现,经过若干个小时的细致操作,一双虎头鞋的雏形清晰可见。

“制作一双传统的虎头鞋大约需要五六天的工夫,从打袼褙、纳鞋底、做鞋帮、绣虎脸、掩鞋口,到缝合鞋帮和鞋底,再加上鞋面的绣工,共有十多道工序。”虎头鞋每道工序都十分严格,不论是鞋的尺寸,还是缝制时的手法,都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制作虎头鞋最重要的还是细致与严谨的心态,浮躁的状态下很难出精品。

从小时候起,张晓芸便经常看着奶奶制作虎头鞋,也正是这一儿时的记忆,成年后的她选择了继承这项民间技艺。最初她只是利用闲暇时间制作虎头鞋,2015年成为非遗传承人后,她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虎头鞋的制作、创新与传承中来。从那一刻起,制作虎头鞋成为了她的事业,传承与发扬虎头鞋技艺也成为了她的目标。

“虎头鞋自古就被赋予驱灾辟邪的功能,寄托着父母对孩子远离灾难、平安健康的愿望。”张晓芸告诉记者,近年来,传统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家对虎头鞋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虎头鞋的销量逐年提升,尤其是在虎年春节前,不足半年的时间,她的虎头鞋售出了1000余套。

很多市民都想通过送给孩子虎头鞋的形式来表达新年的祝福。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