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精选
李某,女,60岁,主因"左乳癌改良根治术后2月"就诊,患者2018年9月确诊乳腺癌,为浸润性癌,ER20%,PR90%,HER-2 2+,KI-67 2-3%,FISH可疑阳性,化疗8周期后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未发现癌组织。现应用依西美坦+亮丙瑞林治疗。刻下症:纳眠可,夜眠差,二便调,颈背部不适(晨起加重)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西医诊断:乳腺癌;中医诊断:乳岩肝郁气滞;治疗原则:疏肝解郁,解毒散结。
组方:
醋柴胡12g,黄芩12g,生龙骨30g,生牡蛎 30g,广寄生 15g,炒杜仲 15g,怀牛膝 15g,羌活 12g,姜黄 12g,陈皮12g,姜半夏9g,炒麦芽15g,生黄芪30g,红景天 20g,土茯苓 15g,半枝莲15g,桂枝9g,赤芍15g,川芎15g,肉桂15g,水煎服,日一剂。
按语:
张英主任指出,乳腺癌属中医 “乳岩”范畴,中医学认为冲任失调和脾肾亏虚为乳腺癌发病之本,气郁、痰浊、瘀血、热毒等为发病之标。正气虚弱,外邪内侵,阻塞乳络,使气血运行不畅;或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或饮食不节,痰湿内伤;导致气机郁结、瘀血停留、痰浊内生,又进一步损伤正气。由此,因虚致实,因实而虚,产生虚实夹杂的乳腺癌的复杂病理过程。
乳腺癌临床分型如下:
1.肝郁气滞型 见乳房肿块,质硬,肤色不变;情志不畅,心烦纳差,胸闷胁胀,经前乳胀,舌暗苔黄,脉弦或弦细。
2.脾虚痰湿型乳房结块,质硬不平,腋下有核,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胸闷脘胀,纳少便溏,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腻,脉滑细。
3.冲任失调型 多见经事紊乱,经前乳房胀痛,大龄未婚或婚后未生育或生育过多,或多次流产,或产后未哺乳,乳房肿块坚硬,舌淡苔薄,脉弦细。
4.瘀毒内阻型 乳中有块,质地坚硬,灼热疼痛,肤色紫暗,界限不清,推之不动,或肿块破溃,渗流血或黄水,味臭疼痛;烦闷易怒,头痛寐差,口干喜饮,便干尿黄,舌紫暗,或有瘀斑,苔黄厚而燥,脉沉涩或弦数。
5.气血双亏型 乳中有块,高低不平,似如堆粟,先腐后溃,污水时津,出血则臭,面色HUANG白,头晕目弦,心跳气短,腰酸腿软,多汗寐差,尿清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
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中医证型、临床分期,并结合患者放化疗或靶向治疗综合调理。 (肖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