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一寒立冬情

张松枝

立冬前后,料峭的寒风追逐着大地上的一切,最抢眼的莫过于叶子,该红的艳如火焰,该黄的亮如金缎,无论是在枝上还是在归根的路上,都把歌舞练到了极致,给撑起它们摇曳一世的树以最美的赞礼。

我最喜欢看松柏树下那一层随风飘来的叶子,松柏四季常青透着擎天的刚毅,落叶在尘埃里柔弱闲适,我去摸索它们来自大自然的玄机,因为松柏里有我的名字里的字,落叶里有我母亲的名字里的字,并且立冬时节里有我母亲的生日,所以我对这样的场景格外欣赏。一次相聚便是一场天伦的乐趣,在天与地的一隅呼吸着年轮所带来的润泽气息。倘若有一场立冬的雪,轻轻的、淡淡的、细细的,“沙沙”的响声就像从时光中流淌出的惬意,与枝叶絮语,把流年里的丝丝缕缕编织成美景,然后融化为亲情一起等春风。

回想起小时候的冬天,那真叫冷,除了烤火取暖就是晒太阳取暖,还有就是干活取暖。纳底子做棉靴是火堆边、暖阳下最美的风景。街坊邻居的婶子大娘在太阳底下抽着长长的纳底子绳,一反一正一扎一拉,底子上不一会儿就排列出一大片有秩序的针脚。我也想做一双棉靴,又嫌纳底子太难,就买了一双白色的塑料底子,然后要来靴样就准备开工了。先是找来旧衣服抿袼褙,晾干后比划着剪样,然后粘红条绒面,还得剪斜布条掩边,下边再掩一圈边,帮子就算做好了。鞋做好后弄双棉垫子往里一塞,脚可拱进去了,绳子一系,还别说还真像那么回事,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手上扎的针印也不觉疼了,熬夜费眼的时候也忘了。在莫大的喜悦中我又做了一件花棉袄,这才写信告诉在外地工作的父母,父母夸我长大了,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其实那年我才12岁。

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也就是说,寒冷干燥的气候开始了,秋收的农作物晒干该收藏入仓了。人们早已不用做棉靴棉衣了,取暖的东西啥都有卖的。农人们可以端着饭碗在背风朝阳的地方边吃边聊。草木都停止了生长,根系在土壤里孕育着能量,静静地等着下一季的暖风。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