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洁癖的心


  那天,我去妹妹家吃饭。进门刚换完鞋,妹妹就从厨房里出来,边走边说:“你看,你外甥女一天到晚,动不动就擦擦这里,擦擦那里。好像什么都很脏似的。”听完她的抱怨,我不禁哑然失笑。
  她说外甥女和我一样有点“洁癖”,动不动就要洗手或擦桌子、凳子。我跟妹妹说:孩子自觉养成爱干净的“生活习惯,没什么不好的。”就这个勤擦桌子勤洗手的习惯而言,如果分别从正、负两面来看,可以给人产生截然相反的两种感觉。例如先从 □杨负面来看,就觉得这是个心 黎理毛病,不但会浪费自己很 明多时间和精力,而且长期以往,必定负累于心。反之,从正面来看,则会觉得这是讲究卫生的好习惯,何坏之有?
  因此,任何问题都有其两面性,关键是当家长的要学会从正面的、积极的一面看问题。一定切忌总是从负面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容易把优点也看成缺点。
  所谓“洁癖”,通常是指一个人过分地讲卫生,爱干净。并非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生理或心理需求。确切地说,是一个人自幼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的生活规则。这种规则,绝大部分人是需要通过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或教育,才能逐渐建立的。当然,也有少数人由于受先天性格、基因遗传的影响,在幼儿时稍作引导便可促使他自觉地在心理上建立这种规则。我的外甥女,不外乎就属于这种情况。她在幼儿时期,如果弄脏了她的脸或者衣服,便会以哭闹的方式表示强烈不满。
  这类对卫生问题极为敏感的孩子,性格多表现为理想主义或者说完美主义特征。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会憧憬着各种美好的理想而生活。他们行为执着,处事严谨,对细节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由于他们凡事追求完美,但又常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因而无法实现他们苦苦追求的完美,导致他们常有一种挫折感。因此他们的心理比其他人更加脆弱,更需要家人的鼓励和支持。
  可事实上,他们由于过度的敏感以及过分地追求完美,因而常常受到家人、朋友、同学的冷嘲热讽。这一点,希望能引起家长和老师们的特别注意。要想让天使飞得更高,就应当不断地赞扬他们有一双美丽翅膀,哪怕只是一双笨拙的翅膀。要知道,翅膀是因为持久地飞翔而美丽,而绝非是因为飞得越高才越美丽。我们不要仅仅关注他们飞得高不高,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关心他们飞得累不累。唯有赞美和支持才是他们恒久的飞翔动力,谴责和批评都是他们飞翔的羁绊。
  因此,当一个家长在一味地谴责孩子的各种癖好时,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读懂孩子的心。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