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德州市档案馆档案查阅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11月3日,德州市档案馆档案查阅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将以往市民查档的“奔波路”变为了“一站式”的便捷体验。

查阅量大幅增长,新环境按下“加速键”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市民档案意识增强,德州市档案馆查阅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市民查档需求不仅数量攀升,查阅种类也从传统的工作查考,扩展到出生证明、学历认证等多元民生领域,原有查阅场地和服务设施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以前来查档,人多的时候队伍能从服务台排到门口。”一位前来查阅档案的企业工作人员感慨道。他的感受正是过去几年档案馆查阅量“井喷式”增长的缩影。如今,改造后的中心实现了清晰的功能分区:服务区宽敞整洁,自助查阅区安全便捷,曾经排队查档的景象已成为过去。新环境将大幅改善市民查阅体验,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让数据“跑起来”,档案“活起来”
需求的增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多样性上。从泛黄的工作档案到关乎民生的出生、学历证明,档案正从故纸堆里“走”出来,融入百姓生活。为此,新中心着重打通数字化“经脉”,“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馆藏民生档案已经完成数字化,可以同时实现现场查档和网上查档,市民动动手指就能查到,让档案真正“活”了起来。
此次升级着重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服务流程,让档案资料更好服务民生。这一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档案服务效能,更是坚持问题导向、将老百姓需求放在首位的生动实践。
从“管理”到“服务”,温暖在细节中流淌
近年来,借助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德州市档案馆积极对接京津冀优质档案资源,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全省“六级联动”试点基础上,加大档案资源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整合共享力度。目前德州市档案馆已与京津冀多家国家综合档案馆签署了《馆藏档案跨馆利用服务协议书》,年均办理异地查档130余次,有效解决了企业工商登记、产业转移合作、子女异地就读、补充个人信息等实际问题。这一转变,不仅是空间的升级,更是理念的迭代。曾经,查档奔波、证明繁琐是不少市民的“烦心事”;如今,从查阅引导到专业答疑,服务的温度渗透在每个细节。
新中心的启用,标志着档案服务彻底从“管理本位”转向“服务本位”,让贴心的档案服务传递出这座城市的民生温度。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