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来,睁开双眼却发现视力模糊,眼前像蒙了一层雾,这是怎么回事?别急,这种情况通常为一过性的视力模糊,很多人都经历过。它可能只是身体给你的一个小小的提醒,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预警信号。哪些情况不用理会,哪些情况又必须高度警惕,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刘震主任为您解读。

有些视力模糊不必太担心
如果视力很快就能恢复,或许是以下原因引起的,可对照改善。
眼部分泌物堆积
夜间睡眠时,眼睛会产生分泌物(眼屎),若未及时清理,干涸的分泌物附着在眼球表面,会导致视力模糊。清除分泌物后,视力通常会恢复正常。
睡姿不当
趴着睡觉可能压迫到眼球,导致角膜变形,暂时改变角膜曲率,从而视力出现模糊。睡醒后休息一会儿,一般几分钟后就能好转。
生活习惯影响
佩戴隐形眼镜入睡,会阻碍角膜供氧,加剧眼睛干涩和模糊;前一晚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熬夜或用眼过度,可能引发视疲劳;睡前服用抗过敏药、助眠药或某些降压药,可能减少泪液分泌,导致晨起视力模糊。
环境因素
起床时光线过强也会短暂影响视力,建议醒后缓慢拉开窗帘,让眼睛逐渐适应光线。干燥环境也会导致眼睛干涩,可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或使用人工泪液缓解。
有些视力模糊是疾病预警
刘震提醒,如果视力模糊的症状持续出现,则应引起重视,可能是眼部疾病,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信号。
眼部疾病
1、眼部感染。平时不注重眼部卫生,眼睛局部受到细菌感染,引起角膜炎、结膜炎、角膜基质炎等眼部炎症,会导致视力下降。
2、干眼症。夜间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可能导致干眼症状,导致早晨醒来时视线模糊。通常眨几次眼睛后,模糊感会消退。
3、睑板腺异常。睑板腺主要功能是分泌睑脂,形成保护眼球表面的泪膜最外层,从而有效锁住泪膜中的水分。睑板腺功能异常会导致夜间油脂分泌失衡,影响早晨视力。
4、白内障。这是老年人眼部问题之一,通常无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无明显视力障碍。
5、青光眼。其病情进展慢,视力会在几十年间逐渐丧失。建议定期查眼,一旦确诊,可遵医嘱治疗。
全身性疾病
1、血糖高会引起玻璃体内渗透压改变,在眼部表现为视力模糊、水肿、充血,甚至视网膜脱落等情况。
2、高血压可导致眼睛“小中风”,即静脉栓塞,单侧眼居多。经常没有痛感,虽然可以用溶栓药物治疗,但仍会丧失部分视力。
3、中风压迫颅内视神经,也会引发视力模糊,同时伴有复视、斜视等视力问题。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眼底检查;若出现视力突然下降,看东西重影、变形,眼前黑影增多、眼睛红肿疼痛,就需要警惕了,需尽早就医检查治疗。
专家介绍

刘震 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
专业擅长:手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泪囊炎、斜视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眼表及眼底出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担任山东省医学会眼与全身病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委员等。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王晓军 编辑|张洁
审核|滕璐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