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派第一书记陈鹏:情系群众 心系产业

秋意渐浓,温情涌动。10月3日中秋节前夕,德州市派第一书记陈鹏带领社会爱心人士一行到禹城市房寺镇桥头孙村,走访慰问困难家庭,为他们送去米、面、干果等节日慰问品,并送上诚挚的问候与祝福。慰问过程中,大家同困难群众亲切交谈,细致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实际困难,鼓励大家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并现场协调解决群众提出的实际困难。

这样的走访慰问,在陈鹏的驻村工作中已是常态。推动乡村振兴,在他看来,就是要“两手抓、两不误”:一手抓民生冷暖,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解决在实处;一手抓产业振兴,带领村民蹚出一条可持续的致富路。

据了解,桥头孙村共有172户、552人,昔日的集体经济较为薄弱。转变始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第一书记陈鹏和党支部书记孙建民的持续推进下,桥头孙村于2024年创立了“引黄记忆共富工坊”。该工坊依托本地优越的水土条件及国家级“禹城麦谷两熟房寺黄溉区案例”品牌价值,建成110平米玉米加工车间,生产玉米面、玉米面条等产品。在第一书记“因地制宜”发展思路的推动下,桥头孙村合作社逐步形成了粮食种植、农机服务、玉米面加工和特色玫瑰花种植四大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13万余元,并呈现稳中增长的态势。

为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并丰富产业形态,2024年借助人居环境整治和“两河牵手”示范区工程的东风,整合村内边角闲置土地20余亩,种植万余株玫瑰花,建成了集观赏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的玫瑰花产业园。2025年,合作社又引入玫瑰花烘干产业链,制作花蕾、干花、玫瑰酒、玫瑰露等产品,不仅美化了家园,更增强了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又一抹亮色。





与此同时,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通过道路硬化、排水沟修缮、太阳能路灯安装、文化广场与村史馆建成、绿化树木栽种等一系列举措,村容村貌实现了全面的绿化、美化、亮化。村集体还每年为老人发放福利、为村民购买保险、为学子颁发奖学金。通过拍摄“笑脸墙”、组织“我和国旗合个影”等活动,营造了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持续增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王佳亮 杨雪 编辑|付雅杰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