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中医院专家提醒:减肥应拒绝极端节食

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主题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国家卫健委发布核心倡议,强调通过减盐带动减油、减糖,实现清淡饮食,通过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守护全生命周期健康。

宣传月特别呼吁以家庭为单位行动起来,从日常三餐入手控制盐分摄入,共同关注体重管理、口腔卫生和骨骼养护。本报记者采访德州市中医院营养科医生,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养生知识,让健康理念融入万家生活。

28岁的王女士为了快速减肥,连续1个月每天只吃一顿饭,饿了就靠水果和代餐粉支撑。起初体重确实掉了七八斤,可不久后,她不仅情绪低落、体力下降,还频繁感冒。更让她崩溃的是,恢复正常饮食两周,体重反弹,甚至超过了减肥前。

这样的经历并非个例。越来越多的人盲目采取极端节食方式——拒绝主食、只喝流质、单餐代全天,结果却陷入“瘦—反弹—更胖”的恶性循环。

“饿瘦的代价其实是肌肉流失与代谢降低。”德州市中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吕翠红解释道,当人体长期处于能量严重短缺的状态,会自动进入“饥饿保护模式”:降低基础代谢、优先分解肌肉而非脂肪。这不仅会失去肌肉,还更容易囤积脂肪。盲目节食的背后还隐藏健康风险: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脱发、月经紊乱;心理上容易引发焦虑和进食障碍等。

如何科学、可持续地管理体重?吕翠红提出三大原则。一是均衡饮食,拒绝极端。应遵循“少油少盐、充足蛋白、适量碳水”的原则,确保每餐包含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豆制品)、膳食纤维(蔬菜、粗粮)和健康脂肪(坚果、橄榄油)。不用完全戒掉主食,而是优选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二是控制总热量,但不极端削减。每日热量摄入可适当低于消耗,但绝不可低于身体基础需求。一般建议女性每日不低于1200千卡,男性不低于1500千卡,具体可根据个人活动量与体重目标微调。三是保持规律进餐,稳定血糖与代谢节奏。定时吃好三餐,避免长时间空腹后突然暴食。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滕璐 通讯员|王琰 编辑|许欢
审核|滕璐 终审|李玉梅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