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救援被困工人。
事故现场。
1月4日晚7点多,夏津县瑞祥银龙项目(银座商城在建)施工现场四层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支架倾倒事故,内有多名工人被困。接警后,夏津公安消防大队迅速派出4车20人赶赴现场,于当晚7点33分警力抵达现场。
到场后,指挥员立即组织人员对现场人员进行疏散,以防止发生二次倾倒造成新的伤亡。经进一步调查确认,共有10名工人被困。
对此,夏津消防大队立即组织3个救援小组,展开紧急救援。同时,命令两名经验丰富的官兵担任安全员,严密观察现场情况,防止出现新的险情。
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官兵首先将4名被脚手架压住的工人快速救出,又用手将5名被混凝土埋压较浅的工人挖出,最后对埋压较深的1名工人展开救援。
这名工人被1根长17米、宽65厘米、厚2厘米的钢梁和大量钢筋混凝土压住,仅有上半身露在外面,形势十分危急。大队立即调集无齿锯、机动链锯、双轮异向切割锯等器材对被困工人周围的钢筋、木材等进行切割、清理,快速打开救援通道。
救援通道打开后,指挥员对现场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后,分别制定了3套救援方案:
利用工地现有塔吊进行吊升救援。事故工地现场上方有两架塔吊,如果可以采用塔吊吊升就能快速将被困人员救出,但经过对现场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如果采用吊升,第一可能导致北侧支架出现二次倾倒,危险性较大,第二塔吊最大吊升重量只有2吨,而埋压物重达十几吨,吊升力不足。
对钢梁进行切割破拆。救援人员拟通过对钢梁进行切割破拆,救出被困人员,但经过尝试后发现,第一钢梁硬度和厚度较大,破拆困难,耗时极长,第二现场情形复杂,障碍较多,破拆器材不易展开。
经过尝试,最终选定了第三套救援方案,对被困人员身下的障碍进行清理。救援人员通过对被困人员身下的混凝土等进行清理,发现有两根直径10厘米左右的木头将被困人员的双腿压住,救援人员决定对两根木头进行切割营救被困人员。但由于空间狭小,为防止对被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救援人员只能采取手挖、肩扛等方式进行清理,同时,用手锯对木头一点点进行切割。经过40分钟的紧张施救,最终将被困人员成功救出。
本报记者了解到,整个事故救援持续了1小时40分钟,10名被困人员全部成功获救,无人员死亡。
记者 刘臻
编辑 朱代军 高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