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人:许星华

许星华,女,1981年生,临邑县中医院临盘内二科主管护师。端午节假期,从判断病情到成功施救,短短十分钟内,许星华凭借精湛的耳穴疗法成功缓解摊主急症,上演了一幕现实版的“中医奇迹”!

情况危急!摊主眩晕瘫倒

2025年端午假期,许星华携子于泉城济南玉符河景区游览。假期中的济南街头热闹非凡,许星华带着孩子在一处摊位用餐,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谁也不会想到,接下来的十分钟,将在这里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

“老板晕倒了!”突然,一阵急促的呼救声从不远处传来。摊位老板原本正热情招呼客人,却突然面色煞白,头晕目眩,面部瞬间麻木,双手无力地抓着桌沿,整个人像被抽走筋骨般瘫软在躺椅上。老板母亲急忙上前按摩颈部急救,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症状毫无缓解,老板苍白的脸色和痛苦的表情,让现场气氛陷入焦灼。

围观人群瞬间骚动起来。有人拨打120,有人递来矿泉水,但谁都清楚,救护车赶来还需要时间。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清亮的声音穿透嘈杂:“我是护士,让我来!”许星华一个箭步冲到患者身边。

黄金十分钟,街头急救显担当

凭借日常对耳穴疗法的深入钻研,许星华通过专业判断后,果断出手!“请帮我找些胶布和干净的大米!”许星华一边嘱咐围观群众,一边开始急救。她以指为针掐按患者双耳颈椎脑干神门枕等穴,持续2分钟后,患者自述“晕减轻头”。许星华接着又娴熟地将大米粘贴于胶布中央,贴压于患者双耳穴位。“大米颗粒圆润,既能持续刺激穴位,又避免金属针的感染。”她边操作边解释,声音像定海神针般稳住现场。

令人惊叹的是,短短十分钟,原本意识模糊的老板,渐渐恢复血色,缓缓睁开双眼惊喜喊道:“头不晕了,眼睛也清楚了,脸也不麻了!”周围群众瞬间沸腾,纷纷围拢,对这神奇的中医手法投来好奇又赞叹的目光,“这是耳穴急救的‘黄金十分钟’。”她向围观者科普原理。

面对老板家人急切询问后续应对方法,许星华一边耐心讲解按压手法、力度,一边反复叮嘱:“一定要去医院全面检查,身体安全最重要!”为方便后续跟进,双方还互留微信。事后于女士来信:“她救了我,更让我看见医护的脊梁。”这一幕被医院官微、临邑电视台相继报道,几十万浏览点赞,她却淡然:“急救是职业本能,换作任何护士都会这么做。”

薪火相传,匠心培育后来人

“中医护理要‘小而精’。”面对失眠、疼痛等常见病症,许星华将耳穴贴压、耳尖放血、耳穴按摩、耳穴艾灸、耳穴刮痧五项技术熔于一炉,淬炼出标准化“耳穴五联疗法”。作为科室带教组长,她将“急救侠义”精神融入教学,每周开设“耳穴工作坊”,从穴位定位到操作力度,逐一教授新人,手把手传授“稳、准、轻”急救手法;创新“案例教学法”,把列车、街头急救实例搬进课堂,已培训青年护士23名,合格率100%,其中5人在院外成功施救。

“我希望每名护士都能像我一样,关键时刻敢出手、能出手。”许星华说。护士小王忆及初练时的忐忑:“许老师教我‘稳、准、轻’三字诀,更教我‘敬、慎、爱’三颗心,她把临床经验变成共享智慧,把个人绝技化为团队本领。”

一粒米,十分钟,一生仁心。那一刻,许星华没有犹豫。当众人惊慌失措时,她挺身而出;当生命悬于一线时,她以专业与勇气力挽狂澜。这不是偶然的善举,而是一位医者刻在骨子里的担当——见义勇为不是选择,而是本能。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