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富红,女,1980年生,是临邑县邢侗街道苍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务工作者。二十余载春秋,她将青春与热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社区的街坊邻里。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她不仅是居民们触手可及的“健康顾问”,更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温暖的关怀,成为了社区里公认的、最值得信赖的“健康守门人”。这份深厚的积淀与默默地守护,让她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用专业和担当守护着居民的生命健康。
高温街头的紧急施救
盛夏的傍晚,热浪滚滚。刚结束一天工作的贾富红,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在回家路上。突然,前方小区传来激烈的争吵声——两户邻居因琐事争执不下。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际,其中一位老人猛地捂住胸口,脸色煞白,身体摇晃几下后,直挺挺地晕倒在地!
“让让!我是社区的医生!”没有丝毫犹豫,贾富红拨开围观人群,一个箭步冲上前。指尖触到老人颈动脉,微弱的搏动让她心头一紧。她迅速将老人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解开衣领扣子,同时高声指挥:“快散开!保持通风!快打120!”话音未落,她已经跪在了被烈日炙烤得滚烫的地砖上,顾不上膝盖传来的灼痛,也顾不上额角滴落的汗水,全神贯注地开始施救。她精准地按压老人的人中、内关等急救穴位,另一只手始终监测着脉搏变化。
“妈!您醒醒啊!”家属的哭喊让空气更加凝重。贾富红一边手上不停,一边轻声呼唤老人,并安慰焦急的家属:“老人有中暑迹象,情绪激动可能引发了心脏不适,千万别随意搬动!”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她的专业急救下,几分钟后,老人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周围响起一片如释重负的赞叹。家属紧紧握住贾富红的手,声音哽咽:“多亏了贾医生,不然真不知道会怎样……”
早市上的“定心丸”
这份危急关头的挺身而出,对贾富红来说并非偶然。早在今年初春的一个清晨,在熙熙攘攘的早市上,她就上演过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位卖菜老人突然痛苦地捂住胸口,蜷缩着倒在地上。周围人群面露迟疑,顾虑着“扶不扶”、“会不会被赖上”的担忧。就在这短暂的犹豫中,贾富红的身影再次毫不犹豫地冲上前。“老人嘴唇发紫,是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她迅速做出判断,立即请旁边的人帮忙拨打120,自己则蹲在老人身边,密切监测着老人的呼吸和脉搏。
“大妈,别怕,我是社区医院的医生,您放心!”她温和而坚定的声音,像一颗定心丸,瞬间抚平了老人的恐慌。她一直守护在老人身边,直到急救车呼啸而至。她详细地向医护人员交代了老人的症状和自己的初步处理情况,目送救护车离开,才匆匆赶去上班。事后有人问她:“你不怕被误会或者被赖上吗?”贾富红只是朴实一笑,说:“咱就是干这个的,看到病人倒在那儿,哪还顾得上想别的。”
社区里的“健康守门人”
贾富红的善举,并非仅限于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这份守护邻里的担当,早已融入她二十余年社区医务工作的日常点滴。
作为社区里的“健康守门人”,她对辖区内老弱病患的情况了然于心。除了在卫生服务站坐诊,她常利用休息时间,为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上门量血压、送医送药,耐心叮嘱用药事项。一声声“贾医生来了”,是许多老人安心的期盼。多年的职业习惯,让她即使在非工作时间,包里也常备着速效救心丸、血压计等简易急救物品。她说:“在社区工作久了,知道这些对老人有多重要,备着,心里踏实。”
这两次街头巷尾的紧急救援,正是她日常积累的职业本能与仁爱之心在危急关头的自然迸发。在40℃的滚烫地面,她跪下施救;在早市人群的迟疑中,她毫不犹豫上前。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沉着的应对和那份根植于心的责任感,她一次次为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她的行动,是“健康守门人”职责在社区最细微处的生动体现。在“扶不扶”成为社会思考的当下,贾富红用日复一日的付出和关键时刻的“顾不上想别的”,给出了最朴实的答案——守护生命与健康的微光,既闪耀在争分夺秒的急救现场,也蕴藏在润物无声的日常关怀里。这份光,穿透疑虑,编织起社区温暖的健康守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