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昌,男,汉族,1948年出生,德州市陵城区临齐街道小赵庄村原党支部书记。他倾尽半生心血搜集党徽、报刊书籍、视听老物件等上万件藏品,无偿借予西关社区红色记忆陈列馆展览,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社区红色收藏家”。
孜孜不倦的红色收藏
20世纪60年代,刘振昌开始零星收藏。为了收藏,他北上东北三省、南下江苏江西,跨越大半个中国。如今年龄大了,没法外出,便在朋友圈淘“宝贝”。每当淘到满意的红色藏品,他总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多年来,他的藏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他收藏了近2000枚毛主席像章;涵盖中文、蒙古语、朝鲜语等21个版本的《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语录》;具有革命意义的茶壶和搪瓷杯以及老式留声机。对每一件藏品,他都仔细分门别类,精心保管。刘振昌一直认为红色经典作品是宝贵的历史资料,收藏保存好党史资料、留住红色记忆,是教育子孙后代爱党爱国的最好方式。
坚定不移的红色信仰
刘振昌每月收入不高,大部分花在收藏上,但无论生活多么拮据,坚决不以交易收藏品赚钱,他的原则是“只收藏,不贩卖”。这几年,曾有人出高价购买,都被一一回绝。刘振昌认为这些收藏品不仅凝聚着自己的心血,更表达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不能用钱财来衡量。
近年,他的足迹踏遍四邻八乡,投入费用累计二三十万元,可谓倾其所有。对满满几十箱红色藏品,他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让更多人看到,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2021年,他得知西关社区建起红色记忆陈列馆,主动提出将3000余件红色藏品用于展览,让前来参观的人员接受教育。刘振昌说:“红色藏品是对过去的缅怀和纪念,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能让他们在欣赏过程中,更好地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巨大变化,也让红色信仰代代相传。”
砥砺奋进的红色力量
2022年,红色记忆陈列馆正式开放,群众参观热情持续高涨,他义务担任起“红色讲解员”。为了做好讲解员工作,他用大量时间翻阅资料,掌握第一手信息,努力讲好每一个红色故事,让人物“站”起来,让展品“动”起来,增强讲解感染力。同时,他还整理了几套不同的讲解词,做到“因人施讲”。
随着暑期红色研学活动的增加,他的工作更加忙碌了,每日接待中小学生达90余人次。由于讲解场次多、时间长,嗓子嘶哑了,他就在口袋里随身携带润喉片,晚上打吊瓶,第二天仍准时出现在展馆。“纪念馆虽然很小,但是意义重大,我热爱这份工作,想将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宣传出去,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红色教育‘火’起来”刘振昌充满深情地说。目前,他已完成78场讲解活动,累计服务超过3200人次,生动诠释了新时代老干部的“银领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