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勇,男,1978年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一级警长,痕检副高级工程师,现任庆云县看守所民警。从警25年来,孙建勇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事业感、精湛的业务技能,勤勤恳恳,忘我工作,在不同岗位取得骄人战绩,为庆云公安发展贡献着青春和力量。他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人民警察、山东省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标兵、山东省公安机关指纹信息(破案)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公安机关刑侦系统岗位业务能手、德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德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感动德州政法人物、德州市公安机关十佳人民警察等称号,并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钢铁意志,伤残身躯撑起不灭警魂
孙建勇警校毕业后被分配至庆云县公安局刑事技术岗位工作,这与他警校所学专业严重不对口。为尽快适应,他向老民警学、向书本学,埋头苦干,精钻细研,仅用一年时间就在全市岗位练兵中取得个人鉴定一等奖的好成绩,一颗新星正冉冉升起。
命运在2005年9月骤然翻脸。一场因公车祸让孙建勇脑部重创、舌断四分之三,生死线上挣扎二十天后才苏醒。对岗位的炽热牵挂早已盖过伤痛,刚能下地走路,孙建勇便心急如焚要归队工作。同事、妻子再三劝阻,告知他过早出院会有生命危险,孙建勇这才勉强住院41天之后回家疗养。
出院时,医生严肃地告诫他要绝对静养,不可过早活动。但“静养”二字很快被他抛诸脑后,回到家不久,孙建勇就拖着尚在剧痛中颤抖的身体,偷偷回到了挚爱的岗位。此时的他,左躯干偏瘫麻木,右手不能握笔、双眼视物重影、言语含混不清,这些都给他的工作带来了极大障碍。可夜色中的办公室,总映照着他伏案攻坚的侧影,他用近乎悲壮的坚持向命运宣告:只要警徽在身,脊梁永不弯折。
智慧砺剑,方寸之间破译罪恶密码
行动不便,孙建勇将战场从一线移至方寸案台。车祸后三年,孙建勇每天工作12小时,比对上万枚指纹,累计工作量竟比他人10年还要多。困苦未曾磨灭他的锐气,反催生智慧结晶。他探索总结出“九查一看”指纹破案技战法,十年间破获660起要案及1600余起一般案件,庆云县指纹破案率因此雄踞全市之首、全省前列。2014年,更凭借此法在指纹比中公安部跨省协查案件112起,列全国第16名,斩获公安部表彰及公安机关科技创新三等奖。
当组织委以“小案侦防”重任,孙建勇再度燃起拼搏之火。四个月,他加班加点,吃住在单位,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以破案120余起,破案率60%以上的成绩回应信任。六年间,他主导的小案侦防和涉案视频库建设两项工作连年在全市排名榜首。转战情报指挥中心后,他推动“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建设,破获命案、智擒逃犯;制作并运行《“1+6+N”促巡防降发案工作机制》《“3+6+N”舆情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红蓝对抗工作方案》等收到良好成效;搜集情报预警信息,掌控重点人员轨迹,重大安保任务实现“零失误、零追责”,俨然把情指中心打造成了公安最强大脑、构建成了警务智慧中枢。当前,孙建勇又转战看守所战场,新的亮点又等着他去开发。
丹心为公,荣誉面前的无我境界
面对如山的荣誉,他总是发自内心地说:“其他同事比我做得更好!”他捧着奖金恳请交给组织:“我的一切成绩、荣誉都是大家帮的、组织给的,这钱我装到个人兜里不踏实啊!”
孙建勇同志终日“泡”在单位,对家里的事很少顾及。25年的从警路,他从未因私请过一天假,更从未带家人出游。唯一一次动用年休假,还是带父亲去外地做手术。女儿5岁时路过一片水湾,兴奋地拍手大叫:“大海,大海!”孙建勇笑着对女儿说:“闺女,这不是大海,等爸爸有空带你去看真正的大海。”这句承诺轻飘飘悬了14年,直到女儿步入大学校门,依然未能兑现。谈及此事,孙建勇心里满是愧疚。
孙建勇用伤残之躯在从警路上树起丰碑。他的钢铁意志在伤痛中百炼成钢,他的智慧在方寸指纹间洞穿罪恶,他的无我境界在荣誉与亲情的天平上始终倾向庄严的警徽。身虽残,志弥坚;位虽凡,光愈炽。他以生命为火把,照亮了“敬业奉献”最滚烫的注脚,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人民警察最壮阔的忠诚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