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人:徐杨杨

徐杨杨,女,1984年2月生,中共党员,现任禹城市人社局企业保险组副主任。徐杨杨以六年如一日的耐心、细心,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在平凡的社保岗位上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成为群众的“解忧人”。她积极推动养老保险“减证便民”“不见面审批”等改革创新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群众切身体会到贴心、便捷、高效的服务。近年来,先后获得“禹城市三八红旗手”“禹城市先进政务工作者”及“德州市先进政务工作者”称号。

深耕业务,做群众信赖的“政策通”

小窗口惠及大民生,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参保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2019年徐杨杨从乡镇遴选到禹城市人社局,负责企业保险相关业务,六年来,从最初对业务的生疏,到如今成为同事眼中的“业务百事通”,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她深知社保工作政策性强,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稍有差错就可能给群众带来损失。因此,她养成了每天提前到岗,每晚延长下班的习惯,利用这段时间浏览最新的社保政策文件,将重要内容标记出来,也方便让晚来的群众办理完业务。

面对繁杂且不断更新的社保政策与办理流程,徐杨杨始终保持钻研精神,将“吃透政策、弄懂业务”作为基本功,成为同事眼中“有问题找杨杨准没错”的业务标杆。2025年1月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实施后,她第一时间研读政策文件,梳理新旧政策衔接点与群众疑问点,利用下班时间和同事模拟解答场景,积极参与“退休一件事”流程优化,以群众少跑腿,提升满意度为原则,和退休管理科,就业中心的同事们研读政策,优化工作流程。截止2025年7月31日,“退休一件事”该业务网上办件达七百多件,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她常说:“再复杂的社保业务,也要让群众看得懂、办得顺。”作为业务骨干,她还把经验“打包分享”,编写 “政策解读及回复技巧”,带着新同事啃下 “业务硬骨头”,让社保窗口服务效率 “换挡提速”,也让 “有问题找杨杨”,成了同事和群众心底的 “定心丸”。

勇于担当,解群众急难的“多面手”

面对社保历史遗留问题和跨部门协调难题,徐杨杨从不推诿。曾有外地群众张女士因早年工作调动导致社保缴费记录断档,多次查询无果。徐杨杨主动对接税务、异地社保等多部门,发现该职工是原禹城某厂的职工,该单位改制落实职工权益时,张女士和其对象已经去天津落户,并未缴纳其个人部分导致了没有缴费记录。徐杨杨通过手机微信等审核她的原始档案等补缴材料,查询禹城当时的多项政策规定,帮助张女士咨询好并一一告知。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办理了补缴,且顺利转移至天津办理退休。

这样的故事,在徐杨杨的工作中早已是常态。她为在外辛苦打拼的务工人员多方协调,帮助解决异地社保转移接续和缴费难题;她在窗口上为年轻人理清参保脉络,敏锐捕捉群众真正的需求和难处,将政策咨询转化为一场温暖的交流;她顶着炎炎烈日走街串巷,为行动不便的群众上门代办养老认证及网上缴费…… 2025年7月,她仅补缴业务就做了77件。儿子说她是“拼命三郎”,丈夫说她是“工作狂”。多年来,她办理的业务准确规范,实现“零差错”。她工作认真负责深受群众和领导的信任和好评,收到群众获赠锦旗两面,省社保中心也写来感谢信专门表扬。

徐杨杨始终把群众的 “急难愁盼” 揣在怀里、放在心上。“我的岗位很平凡,每天做的都是小事,但这些事连着群众的柴米油盐、冷暖酸甜。把小事做好,让大家满意,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朴实的话语里,藏着一位社保人最纯粹的初心。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