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九成肠癌由直肠腺瘤恶变引发

原标题:误把肿瘤当痔疮延误10年,医生提醒——九成肠癌由直肠腺瘤恶变引发

□本报记者陈锟 本报通讯员李照起

“太吓人了,本以为是痔疮,没想到竟然是直肠腺瘤。”近日,32岁的李女士在德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德州市肛肠医院)成功完成手术。

原来李女士20岁时便发现肛门附近有肿物,但因羞于就医一直没有进行专业的检查,这两年肿物频繁脱垂,甚至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3月初,李女士来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通过指检,医生发现其直肠内有一核桃大小的肿物,建议通过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肠镜结果显示,肿物直径达4厘米,基底周围黏膜粗糙不平,质脆、易出血。肛肠二科主任马爱文判断肿瘤可能性较高,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后,确诊为绒毛管腺瘤。

得知自己多年来以为的“痔疮”其实是肿瘤,李女士着实吓了一跳。“不用担心,所幸发现及时,瘤体仍处于良性,通过手术可完全治愈。”马爱文说。

但手术难度并不小。“绒毛管腺瘤基底宽、毛细血管密集,加之体积大,切除后可能会大量出血。”马爱文说,此外,瘤体长在了患者直肠前壁,如果术中切除过深,或术后出现感染、发炎,可能形成直肠阴道瘘,导致阴道排气排便,甚至会大便不能自控。

马爱文为患者制定了内镜下直肠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手术方案,该手术有一次性完整切除一定面积浅表病变的优点,但手术对医生技术与医院设备均有较高要求,属于难度最高的4级手术之一。凭借高超技术,马爱文带领团队成功实施了手术,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历时1小时顺利完成,李女士术后恢复良好,现已出院。

马爱文提醒,虽然直肠腺瘤是常见的肠道良性肿瘤,但与大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如果直肠腺瘤延误治疗,很大可能会发展成肠癌,一般认为腺瘤经过5到15年的时间可能会变成原位癌,90%左右的肠癌都是在直肠腺瘤基础上发展而来。“直肠内的疾病远不止痔疮一种,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定期进行肠镜检查,高危群体更需提前筛查,比如家族病史者,以确保肠内病变早诊早治。”马爱文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