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津县人民医院医生显微镜下“绣花”5小时——成功实现少年断指再植
□本报记者邢仁宇 本报通讯员杜秋乐
近日,17岁的少年李晓(化名)在母亲的陪同下,将一面写有“医术精湛尽心尽责,医德高尚仁心仁术”的锦旗送到了宁津县人民医院手足创伤与显微外科医护人员手中。此前,他因实习时遭遇意外,手指开放性骨折,多亏在医院接受了紧急断指再植手术,才成功恢复了手指功能。
1月24日中午,李晓在实习期间,左手食指不慎被机器绞伤,顿时左手血肉模糊,情况危急。很快,他被迅速送往宁津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当时,李晓的妈妈焦急万分,恳求医护人员一定要保住孩子的手指。
手足创伤与显微外科副主任黄乐乐接诊后,发现李晓的伤情极为严重:左手食指双侧指动脉断裂、开放性骨折、桡侧指神经断裂,皮肤软组织受损严重。断指再植手术的黄金时间仅有6小时,且少年血管纤细,这无疑给手术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时间紧迫,黄乐乐带领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紧急展开手术。在显微镜下,他们将如发丝般纤细的血管、神经一一精准对接、缝合,每一针都关乎着李晓手指能否重新恢复功能。经过长达5小时的精细操作,手术终于成功完成,李晓那截受伤严重的手指被成功接回原位。
然而,术后情况似乎不容乐观:李晓的手指始终苍白,毛细血管回弹试验无反应,针刺指尖也未见渗血,这让整个医疗团队心急如焚。傍晚时分,责任护士石秀敏发现患者指尖渗出了芝麻粒大小的血珠,她立刻将这一好消息告知医疗团队。黄乐乐赶到病房后,再次用针尖刺破少年的皮肤,鲜红的血液涌出,断指终于恢复了血色。
随着时间推移,李晓的手指功能恢复情况越来越好。术后第7天,他已能用手指捏起纸张、签字笔等小物件。看到儿子的恢复状态,李晓的妈妈激动不已,出院前,母子俩送上锦旗,对医护人员的精湛医术和无微不至的照顾表示深深的感谢。
宁津县人民医院手足创伤与显微外科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手足创伤的救治工作。科室配备了高倍显微镜、血管吻合器械等专业设备,为手术的精准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医疗团队成员经过国内外专业培训与学术交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每年成功完成大量手足创伤救治手术,帮助众多患者重获健全肢体功能,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