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德州中支以案说险 | 警惕“注销校园贷”骗局:征信岂容“修复”,转账必是陷阱

案件简介

大三学生小赵近期接到一通自称“某金融平台客服”的来电,对方精准报出其姓名、身份证号及所在院校,瞬间打消了小赵的初始疑虑。客服声称:“依据国家最新政策,您在校期间注册的‘校园贷’账户需配合注销,若不及时处理,将直接影响个人征信,未来贷款买房、买车都会受限。”

尽管小赵毫无注册“校园贷”的印象,但“影响征信”的说法让他十分焦虑。随后,他完全遵照对方指引,下载某视频会议APP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对方以“清空贷款额度、完成账户注销”为由,一步步诱导小赵在多个网贷平台借款,并将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最终,小赵的“校园贷”账户不仅未注销,还凭空背上了数万元的债务,追悔莫及。

风险提示

1. 征信权威不可撼: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任何金融机构、第三方平台或个人均无权随意修改、删除征信记录。凡是声称“能修复征信”“不注销账户就影响征信”的,全是诈骗话术!

2. 屏幕共享莫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会实时暴露手机操作界面、短信验证码、银行卡信息等所有隐私内容,是骗子获取关键信息、实施诈骗的核心工具,务必坚决拒绝。

3. 官方核实是关键:接到类似“注销账户”“影响征信”的来电,第一时间挂断电话,通过金融平台官方APP、官方客服热线(切勿使用对方提供的号码)自行核实。记住:世上没有“安全账户”,任何要求转账到指定账户的行为,100%是诈骗!

防骗指南

1. 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务必联系家人、学校或官方机构确认)。

2. 守护个人信息安全:不随意填写街头、网络上的调查问卷,不轻易扫码注册未知会员,授权APP隐私权限时仔细核对,避免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

3. 安装反诈“防护盾”:主动下载并启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让APP实时识别、拦截诈骗电话和短信,为手机筑牢安全防线。

4. 涉及钱财要冷静:所有诈骗的最终目的都是“骗钱”,只要对方提及“转账”“借款”“充值”,立即提高警惕,按下“暂停键”,切勿被焦虑情绪左右判断。

5. 遭遇骗局速求助:若不慎陷入骗局或无法判断情况真伪,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学校保卫处,或直接拨打110报警,借助正规渠道减少损失、固定证据。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