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聚力实施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努力把“企业呼声”变为“政策回声”
全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暨产业链工作推进会议现场。记者路龙帅摄
□本报记者王志冕张双双
8月28日,全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暨产业链工作推进会议召开。这是我市今年以来规模最大、针对性最强的一场民营经济专题会议,也是继去年12月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后又一次高规格、实打实的“政企对话”。市领导与50余位民营企业家代表面对面交流,听诉求、解难题、谋实策,共商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民营经济“活”,经济全局才会更“活”
高规格会议,彰显了我市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也充分展现了民营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突出地位。1至7月,全市规上民营企业营收2259亿元、实现税收收入150亿元,均占全市的77%。可以说,民营经济“稳”,经济全局就“稳”,民营经济“活”,经济全局才会更“活”。
当前,经济承压运行,民营企业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市场“内卷”加剧、盈利空间压缩等挑战。此时召开推进会议,可谓恰逢其时。“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定信心、政企同心。”座谈会上的这一判断,得到众多企业家的一致认同。
认同与信心源于坚实支撑——
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会变,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今年5月正式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还首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山东正积极谋划“十五五”规划,将推出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开展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动真情、用真招,真心实意助企纾困;我市拥有一支优秀企业家队伍,有能力、有办法、有水平……
“市委、市政府真心实意帮我们排忧解难、赋能增效,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如沐春风、暖在心头。”东海集团董事长魏建国表示。
“挑战不小,机遇更大。我们对德州充满信心!”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地区总经理王素生说,过去的一年,党委政府给予企业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他们坚定实施“低碳智造”战略,正在加快500万吨签约产能落地布局,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产业链赋能,“实”字引领集群跃升
如果说民营经济是促进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那么,11条标志性产业链就是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的主战场。变“单打独斗”为“集团作战”,是我市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本次会议的一个焦点是部署11条标志性产业链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把产业链作为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重要抓手,各产业链链长、链长办、市总链办和链主企业协同发力,围绕“实”字求效果,“抓实、管实、服务实”。
当参谋、抓落实,市工信局将发挥好总链办服务协调作用,全力做好产业规划、综合协调、服务保障、跟踪落实四方面工作,服务各产业链工作高效运转。市工信局局长孙洪魁表示,他们将按照“逐链、逐企、逐阶、逐项”的办法,做好企业“实力画像”,“一月一链”推介给银行等市场机构,引导市场资源向链上企业聚集。
市工信局副局长、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办公室副主任楚华卫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市重点培育的‘一号产业’,我们将认真落实会议精神,深入开展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发挥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优势,建立‘产业链配套提升清单’,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升链文章,推动产业协同集聚发展。同时,高效实施产业链招商突破行动,强化全流程协同推进、全链条政策供给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争取更多项目落地。”
参会企业中很多是“链主”企业。他们坚持“链式思维”,产业集聚效应得到持续增强。山东星光糖业集团有限公司是食品加工产业链“链主”之一,企业依托乐陵星光食品(国际)产业园,围绕玉米、蔗糖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先后吸引福建安井、上海美农、萃健生物等10余家知名食品企业进驻发展,形成了完善高效的产业体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以链招商、聚链成群,吸引更多强企优企抱团发展,打造更加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展望未来,公司董事长曹建邦信念坚定、信心满怀。
现场办公回应诉求,精准帮扶解难题
这次会议,更像是一场现场办公会。
7位民营企业家直奔主题,谈感受、摆问题、提建议。
“公司与合作伙伴竞拍到的一宗土地长期无法实际掌控,由此实施的招商引资项目迟迟无法落地,希望协调解决。”德建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洋说。
“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用工需求的持续攀升,希望政府能够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的问题。”山东虎家食品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张大伟说。
“建议依托‘好客山东’品牌优势,将德州特色文旅项目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文旅协作体系,在跨区域客流导引、交通接驳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专项支持,助力打造鲁西北消费高地。”山东德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维星说。
企业家的发言既有宏观战略,也有微观诉求,反映出我市民营经济的韧性与活力。与会领导专注倾听、认真记录,明确提出开展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集中要素资源,破解民营企业发展急需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努力把“企业呼声”变为“政策回声”。
“当前形势下,最重要的是增强企业信心。我们将和企业一起努力、共克时艰,结合‘十五五’规划,抓好项目谋划、转型升级、降本增效,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市发改委主任杨洪利说,对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问题,他们将集聚部门合力,精准帮扶解决。
“企业提出的用工问题,我们会认真分析研究,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工作举措。”市人社局局长赵宗虎回应说,人社部门将充分用好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公共招聘网等线上线下渠道,持续深化就业招聘服务,推动岗位信息与求职者需求精准对接,切实做到“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
针对企业反映的融资难问题,人行德州市分行行长林琳表示,将建立专项融资需求清单,组织银行机构开展“一对一”对接,推广“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质押”等创新产品,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企业。
政企同心,双向奔赴。德州正聚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